戰略配售優選央企,光大銀行力賣"成長性"概念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央企受青睞
8月5日,光大銀行(601818.SH)宣布,該行戰略配售遴選已經結束,共有30家企業入圍,簽約意向金額總計約600億元。戰略配售總額為30億股,占“綠鞋”前(即發行61億股)發行總額的49%,“綠鞋”后發行總額的(發行70億股)的43%。
接近光大銀行的消息人士對本報表示,“配售價格將和發行價一致”,發行價目前尚未最終確定。配售對象的繳款日為8月6日,當日將確定發行價格區間。
目前,光大銀行公布了7家戰略配售對象,包括:五礦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大唐集團、兵器財務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子公司)、光大金控資產管理公司(光大集團子公司)、上海港和廣東交通集團,引人關注的是已公布的7家戰略配售方中,實業類央企占了4家。
早在2009年8月光大銀行總額114.79億元的私募中,就已經顯現央企身影,8家私募對象中包括中國電力財務公司(國家電網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及其子公司航天科技財務公司、寶鋼集團3家央企。
“光大戰略配售方的選擇特別青睞央企,一方面央企參股金融企業的熱情很高;另一方面通過股權紐帶與央企結盟,有利于光大銀行開拓大客戶。”接近光大銀行的人士稱。
光大銀行稱,戰略配售受到投資者的熱捧,并舉例稱,在配售過程中,某光大銀行核心客戶在得知可能無法入選后,將有關情況上報了省國資委,并通過省國資委出面向銀行進行了積極爭取。光大銀行反復研究,最終通過內部協調,讓一家光大集團下屬企業讓出了配售名額。
力賣成長性
光大銀行被市場質疑最多的是業務結構上特色不明顯,而凈息差又處于股份制行末端,盈利性較差。
但接近光大集團的人士認為,中國銀行業的同質化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一家銀行很難形成鮮明的業務特色,股份制銀行中也只有招商銀行的特色較為明顯。“零售業務肯定是未來的重點,但現實的情況是對公業務貢獻大部分利潤。”因而,光大銀行的定位較為中庸,招股書稱其發展愿景是成為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在業務結構本身不具有明顯特色的情況下,光大銀行及承銷商中金公司試圖強調光大銀行處于特殊的發展階段。
中金公司的報告認為,2010-2012年是光大銀行改革成果的釋放期。前幾年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優化、不良率的持續降低為此奠定了基礎。
但如果凈息差得不到提升,加快資產規模的擴張,仍然無助于提高ROE水平。2009年光大銀行的凈息差僅為1.95%,大幅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2.34%。
對此,中金公司認為,光大銀行凈息差處于股份制行末端與光大銀行的資本困境有直接的關聯。盡管2009年8月光大銀行完成了總額114.79億元的私募融資,但一直受制于資本充足率的硬約束。
光大銀行個人貸款收益率低于同業,是因為按揭貸款占比較高。按揭貸款資本消耗較低,成為光大銀行在資本金不足的情況下優先發展的品種。
在公司業務上,由于光大銀行歷史上不良率較高,降低不良率需嚴格控制新增不良率,因而光大銀行不得不采用防御型風險控制策略。
招股書顯示,光大銀行2009年末1億元以上貸款金額占比達到83%,為同行中最高的水平,而銀行對大客戶的貸款議價能力較低,這拉低了光大銀行的公司貸款收益率。
基于以上判斷,中金公司認為,光大銀行的凈息差將回升。但這也需要光大銀行加大資產結構調整力度,比如降低低收益的同業資產和票據貼現業務的占比,同時改變防御型風險控制策略,開拓中小企業客戶以提高貸款議價能力。
光大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該行上半年中小企業新增貸款767億元,貸款增速17.41%,遠遠快于大型企業貸款增速。光大銀行高管還透露,今年上半年光大銀行的凈息差已經有較大幅度回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