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三年大限臨近結束:航空業"大門"將仍緊閉

鉅亨網新聞中心


3年前,民航局一紙公文將積極投建航空公司的各路資本拒之門外。按照當初的規定,拒絕審批新航空公司的期限是2010年年底。如今,就在這個大限已經臨近結束、航空公司收到了民航局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

不僅暫停受理新設航空公司的申請,民航局還會對已經批準籌建成立的新設航空公司經營范圍進行嚴格限制。民航局表示,將在原則上限定從基地機場安排始發航班。航空公司擴大經營范圍的,要嚴格審核其安全、正常、資金及經營狀況,使經營范圍與安全運營條件相符合。

“比如要成立一個基地在廣州的新航空公司,就只能開飛廣州始發的航線,而廣州至北京、上海等黃金航線受限于時刻,新航空公司不可能拿到航班,就只能開飛廣州始發的其他二線城市航線,這對于航空公司而言是致命的。”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對于已有航空公司設立分、子公司的,民航局也極大地提高了門檻,比如航空公司如欲設立1家子公司,其機隊規模應達到50架以上且具有10年運營經驗;此后每增加20架飛機,方可按規定條件申請增設1家子公司。


按照這個條件,國內除了三大航和深航、海航外,估計將很少有航空公司能夠達到設立分、子公司的條件。民航局表示出臺這樣的政策是基于“當前航空運輸生產形勢和航空運輸保障狀況”。

原因:

或與伊春空難有關

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與伊春空難有關。從2004年至今年8月份前,中國航空業保持了6年多“零事故”的奇跡。然而,今年8月24日,剛剛籌建成立的河南航空,其運營的VD8387客機在伊春林都機場降落時斷成兩截,造成40多人死亡,將國內的安全記錄清零。

民航局一直鼓勵支線航空發展,但“8·24”伊春空難后,整個民航業政策都改變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