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礦兼并重組大戲已近收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山西全省重組整合煤礦正式協議簽訂率達到98%,兼并重組主體到位率達到94%,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已近收官。
據證券時報1月6日報道,在5日國家發改委和山西省政府聯合舉行的山西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情況新聞通氣會上,山西省副省長陳川平表示,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已經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他表示,截至目前,山西全省重組整合煤礦正式協議簽訂率達到98%,兼并重組主體到位率達到94%,特別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采礦許可證變更已超過80%。煤礦復產、改造和關閉工作已全面展開。對于剩下的100家尚未完成采礦許可證變更的企業,“春節前要全部做到位”。陳川平說。
山西是中國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炭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山西煤炭企業形成了“多、小、散、亂”的格局,導致了資源浪費、礦難頻發等問題。雖然經過幾番整合,有了一定改觀,但仍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為此,2008年,山西省開始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計劃通過重組整合,使山西礦井數量由以往的2,600座減少到1,053座,7成以上的礦井年產量實現90萬噸以上,年產量30萬噸以下的礦井全部淘汰。
目前兼并重組后,山西省煤炭產業集中度已經明顯提高,企業主體由2,200多家減少到130家,形成了4個年生產能力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集團、3個年生產能力5,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團。
陳川平表示,目前,山西辦礦體制明顯優化,形成了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國有、民營并存的辦礦格局。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企業辦礦的比例為2:3:5。隨著產業集中度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孔涇源對此評價稱,山西的做法符合作為資源性產業的煤炭產業基本特性,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順應了經濟轉型的趨勢,對全國其他地區類似產業的轉型升級具有一定借鑒價值,為全國煤炭行業的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積累了經驗。
數據顯示,隨著重組的推進,山西煤炭產量逐月逐季增長,2009年一季度月均產量3,667萬噸,二季度月均產量4,966萬噸,三季度月均產量5,810萬噸,四季度月均產量6,000萬噸以上。2010年,山西省政府計劃年產煤炭7億噸,較2009度的6.2億噸同比增長12.9%。
(王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