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熱比婭被拒來台?毫不意外,理所當然!
兩岸網記者劉曉霞 台北
自從上次高雄市長陳菊成功邀請西藏流亡領袖達賴喇嘛來台之後,一時間壯大民進黨聲勢,發現「偷襲招數」奏效,決定再接再厲,這次換個大家很陌生,不過最近國際知名度很高的疆獨人士熱比婭來。
反正綠營人士打的如意算盤是:馬政府答應了,達到破壞兩岸關係,謀取民進黨政治利益;馬政府拒絕,拒絕的理由是什麼?台灣是民主、人權、法治國家,拒絕的理由何在?怎麼想,可以讓民進黨拿來質疑、攻訐。
這個算盤撥一撥,不管怎麼算,民進黨都會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同時還能創造議題,怎麼算都划算,當然要想盡辦法邀請熱比婭來台。
只是馬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燈,要是真的讓熱比婭來了,就如同熟悉兩岸人士所言,「兩岸之間就真的玩完了。」熟悉政情的人都知道,馬政府是不可能讓熱比婭來的,只是要怎麼拒絕?拒絕的理由又是什麼?
還沒有拒絕之前,政壇就傳出,政府最後可能會以「國家安全」或是「國家利益」這種大帽子為由,拒絕熱比婭來台,下午結果一出爐,沒有過度出人意料之外,內政部長江宜樺以熱比婭和恐怖組織關係密切為由,拒絕熱比婭入境。
有趣的是,許多人其實連熱比婭是誰都搞不清楚,更多媒體在一周前,壓根不認識他,除了墨爾本影展堅持播放熱比婭的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大陸代表團憤而退出,國片「渺渺」也跟著撤片時,短暫報導過熱比婭,才讓少數台灣民眾對這個名字有印象,不然認識熱比婭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對比這次民進黨邀熱比婭和達賴來台,兩者規模、層級和意義都大不相同,達賴來台,帶著宗教、人道、關懷的意義,同時,達賴喇嘛是宗教領袖,象徵著撫慰民心的意義。
馬政府怎麼看,讓達賴來台,都不會是個全賠的生意,怎麼算,讓達賴來台,都還是對國家,甚至全民的利益沒有損傷,讓達賴來,雖然被迫吃個悶虧,不過以災民利益為前提考量下,當然沒有什麼不行。
至於熱比婭呢,她是個成功的女商人,但和台灣政商素無往來,來台灣除了政治意義之外,頂多、頂多就是替記錄片宣傳,替民進黨拉抬聲勢之外,其他看不出來半點好處。
當然,可以說,澳洲政府都很有guts的讓熱比婭記錄片在墨爾本影展播放。但大部分人卻沒有注意到:拍攝熱比婭紀錄片的是澳洲導演,墨爾本影展當然要堅持播放,自己國家的生意,當然要力挺。
反過來看,熱比婭記錄片一不是台灣導演拍的,二不是國片,熱比婭本人也不是來台進行任何有效實質利益,除了讓臺灣人認識熱比婭,拉抬民進黨的聲勢之外,沒有半點好處。
更何況馬政府的主要政策,包括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 (MOU)、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等都在下半年陸續進行,這個時間點一旦和大陸公開撕破臉,對台灣政府一點好處都沒有。
怎麼看,放行熱比婭來台,都不是樁划算的生意,也難怪馬政府最後悍然拒絕熱比婭此次來台申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