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俾斯麥回來啦!8大新興市場10年內改寫全球金融生態
鉅亨網鄧凱心 外電報導
這可能是你第一次聽到「鐵血宰相」俾斯麥 (Bismarck)的故事。
他是德國福利制度的創始人,也是他讓德國在普法戰爭後統一,甚至在二次大戰中,德國戰艦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成。
現在,「俾斯麥」回來了!不過,重出江湖的不是那位在德國留名青史的「鐵血宰相」,而是以巴西、印度、南非、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中國和韓國等國家字首串起的「Bismarck」。
這樣的想法是來自於 Ousmène Mandeng 的心血結晶。他是倫敦新興市場基金 Ashmore (ASHM-UK) 的經理,也曾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 (IMF),並致力推動於全球貨幣體系的改革。他認為這個由他提出,結合 8 個國家的「俾斯麥」理論,將領導 G20 改革。
下周將在匹茲堡 (Pittsburgh) 舉辦的 G20 會議中,「俾斯麥」理論所推薦的這些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在未來的 5-10 年內,他們的貨幣可望因為市場需求而取代美元。許多國際經濟學家,包含中國、俄羅斯及德國的領導人都同意,世界需要一個更多元化的金融體系,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而解決方案則是:亞洲和中東的重要儲備持有人,包含舊有的歐洲央行,都應增持新興市場貨幣。這將有助於全球資產流向貿易量較大的國家,穩定其金融市場。
但要實行此方案的其中一項條件是,新興市場的政府機構和中央銀行需鼓勵本國貨幣借貸,且透過債券及票據,可在其他國家進行儲備。但更重要的是,貨幣本身狀況要良好,才足以作為儲備資產。
為了使新興貨幣能夠支撐央行持有的儲備金,他們需要使貨幣完全兌換。中國和印度勢必要加快他們的腳步。沒有央行會願意投資中國人民幣作為一個正式儲備資產,除非它可以自由交易並直接與中國資本市場運作。
這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事情肯定會有所改變。國際貨幣基金 (IMF) 總裁 Strauss-Kahn 本月初在柏林的演講中提到,未來將成立多元貨幣儲備制度,使人民幣也能發揮出與美元歐元互相平等的作用。
所以,誰知道呢?也許在 2015 年 4 月 1 日,我們將不只慶祝俾斯麥 200 歲的誕辰,甚至還創造了一個新的金融體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