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西高東低 地方GDP競賽降溫

鉅亨網新聞中心


西高東低地方GDP競賽降溫

潛在增長率下降苗頭顯現

地方GDP崇拜,今年有了明顯改變。

進入新的一年,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又到了地方諸侯總結成績和制定新一年經濟發展目標的時候,作為反映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指標的GDP增速,無疑備受關注。


從目前已經公布的GDP增長數據中,記者發現東部省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速目標出現了明顯分化,無論是過去一年的GDP增速指標還是今年的增長目標均呈現出明顯的“西高東低”的格局。

更有意思的是,東部經濟相對發達、占全國GDP總數一半以上的經濟發達省市出現去年GDP增速排名下降,有的甚至已經落到墊底的位置。

“這不僅是宏觀緊縮背景下的短期調整,更是中長期增長潛力下降的表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近期召開的經濟前瞻論壇中表示。

西部崛起

從媒體報道來看,作為經濟最發達的省區,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淡化單純的GDP增長目標的用意已經非常明顯。

廣東將2012年的GDP增長目標主動調降為8.5%。事實上,不僅是廣東,北京和上海對GDP增速的預期更低,僅為8%左右,而同樣作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浙江省提出的GDP增速目標也沒有超過8.5%。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的表現卻截然不同。

2012年重慶GDP增長目標為13.5%,市長黃奇帆在元旦獻詞中喊出“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速躍居全國第一”的口號。

中西部的其他“兄弟”同樣不甘落后,就目前已提出2012年GDP增長目標的省區來看,對GDP增速要求最高的是內蒙古,達到15%,貴州緊隨其后,為14%。

而在2011年前三季度公布的數據中,中西部地區的表現也確實搶眼,增速在兩位數以上的省份中,中西部省份占比超過60%,除了排名第一的重慶之外,湖北、四川、貴州等省的GDP增速都在14%以上。相比之下,北京以8%的增速,在上半年墊底之后,繼續維持最后一名,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的表現大致相同。經濟發達地區的省份增速明顯低于中西部地區。

如果把時間跨度拉長,各個省市自治區對“十二五”的目標也同樣具有以上規律。

從2011年10月到11月底,兩個月時間,14個省級黨委完成換屆。在設定未來5年目標時,云南、安徽、新疆、江西、廣西、福建等省區不約而同地提出,GDP要實現“翻番”。

調降經濟增速預期

但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各地今年預期的經濟增速都相對保守,經濟增長目標大多比2011年的實際經濟增速低2個百分點左右。

例如,2011年,廣西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1.17萬億元,增長13%,而今年的預期增速目標則定在了11%。重慶2011年增長16.5%,躍居全國第一,但今年全市生產總值預期增速則是13.5%。

對于經濟發展是要速度還是要質量,汪洋有一番精彩論述,“廣東省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平穩增長將常態化,轉型升級將成為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旋律。”

雖然2011年經濟增速已經是倒數的墊底位置,廣東依然把經濟增長目標定在了8.5%,在去年實際增速以下1.5個百分點。

潛在增長率下降

東部發達地區GDP增速下降,特別是地方政府主動調低GDP增長目標被認為是地方政府淡化片面追求經濟增速、強調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表現,甚至經濟增速的下調被解釋為經濟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但是劉世錦認為事實并非如此。

他認為,所謂“主動調控的結果”,意思就是說我想讓速度下來就可以下來,如果明天我想讓它上去了,我還可以把它調上去。但是在潛在增長已經下降的情況下,用一些行政手段短期之內可能會搞上去,但是很短的時間之內還會下來,下來以后后果相當的嚴重。

在他看來東部沿海省市和經濟大省經濟增長速度的排名下降,實際上正是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的反應,這種情況在前兩年已經有一點跡象了,但是去年表現得極為明顯。

潛在增長率放緩的另一跡象是,作為中國經濟增長中最重要的指標——基礎設施投資比重是在下降的。2006年,基礎設施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超過了30%,2011年已經降到22%左右。劉世錦表示,高增長是靠高投資拉動的,高投入當中,基礎設施又是最重要的一塊基石,這塊基石現在開始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由于沿海地區在改革開放中多年優先發展,近年來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拉動作用的下降相較中西部地區更為明顯。

不僅是劉世錦,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也在近期的演講中指出,中國經濟周期已經發生變化,潛在增長也在發生變化。

吳曉靈認為,從2007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速已出現下滑趨勢,中國進入了經濟的周期性調整的階段,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的爆發,啟動了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迫使下滑的趨勢馬上抬了起來。

但這只是暫時的,今年后半年經濟增速已進入原有軌道。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