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證研究:12月首發市盈率創年內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證研究認為,截至目前,12月份17家已發行股份公司的首發市盈率達到65.58倍,創IPO重啟以來新高,估計持續走高的主要因素是大盤走勢較好及市盈率普遍較高的中小板和創業板類公司發行。

據中證報12月18日刊登中證研究中心分析文章指出,截至目前,12月份17家已發行股份公司的首發市盈率算術平均值達到65.58倍,創出今年6月IPO重啟以來的新高,較11月的52.09倍上升13.49個百分點。分析表明,大盤走勢較好及市盈率普遍較高的中小板和創業板類公司發行,是推動首發市盈率步步上揚的主要因素。


12月首發市盈率升至65倍

自今年6月份恢復IPO以來,發行公司的首發市盈率(算術平均值)一路走高。根據Wind的數據,6月份首發市盈率為32.89倍,8月為40.02倍,10月為53.07倍,而截至目前12月份的數據已經達到了65.58倍,這比6月份的水平高出約1倍。

IPO市盈率一直呈上升態勢,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原因:從大方面來講,兩市持續向好,股指不斷走高,為IPO高定價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數據顯示,上證綜指自6月初以來至12月17日漲幅約為17%,期間在8月創出今年指數新高時漲幅曾達到27%。大盤走高意味著二級市場市盈率有所上升,為首發市盈率上升提供了空間。

再從首發公司的類別看,創業板開板和發行家數增多,也拉高了當月首發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根據Wind的數據,今年6月重開IPO時共有3家在中小板發行的公司,發行后市盈率都在30倍以上;7月首發的公司包括3家在主板上市和4家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其發行后的市盈率高的超過58倍,低的為20倍;從9月開始創業板開板,當月有23家創業板公司發行,發行后的市盈率最高的超過82倍,最低也有40倍,同時當月在中小板及主板發行的公司發行后市盈率最低也35倍多,高的達到53倍。10月之后情況基本如此,這是導致首發市盈率不斷上升的直接重要因素。

從發行后市盈率最高的前10家公司看,創業板公司有8家,中小板公司2家。其中前三家市盈率超過90倍的上市公司都來自于創業板。

首發超募率亦步步高升

市盈率的上升意味著發行價的提高,也就表示上市公司募資額增加。根據Wind的數據分月統計,從今年6月開始,上市公司首發超募率(實際募資/預計募資)同樣呈現走高趨勢。

6月份超募率為24.65%,7、8月份有所走低,但9月份開始快速升高,達到91.89%,11月進一步升至133.66%,而12月已發行的公司超募率則高達171.97%。

超募率的上升表示上市公司通過首發獲得的資金大大超出當初的預期。6月份3家公司超募9.88億元,7月份6家公司超募約102億元(不包括光大證券),11月份15家公司超募約273億元(不包括招商證券)。重啟IPO以來至目前已發行股份的98家公司合計超募額達到539.5157億元(未包括光大、招商、深圳燃氣),總體超募率為55.58%。

從首發募集資金情況看,今年以來98家已發行公司募集資金總額達到1739.978億元,扣掉發行費用后為1684.476億元。

從分月情況看,7月份為546.6億元,為年內最高。9月份為318億元,12月至目前已達306.7億元,考慮到即將發行的中國北車預計募資超過64億元,以及還有9家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預計12月募資額將超過380億元,可以說又掀起一個募資高潮。

除首發募資外,增發募資今年以來也數量可觀。根據Wind的數據,從今年年初到12月17日為止,增發公司共有127家,募集資金合計為2862.98億元,扣除費用后實際為2833.4億元。另外,還有8家公司進行了配股,募資額為93.42元,扣除費用后實際獲得資金91.81億元。

總體看,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實際募得資金合計達到4609.68億元,比2008年的3457.49億元增加33.32%。

(吳蘭蘭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