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業謀求長遠發展 2010年整機出口將發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風電發展已相對成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首選,未來幾年內風電機組市場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2010年出口將增長。
據中國工業報5月5日報道,據全球風能協會預測,未來幾年,全球風電裝機容量仍將快速增長。到2013年,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將達到332,100兆瓦,當年新增裝機可達56,300兆瓦,這個數字將是2008年的2倍。其中,歐洲、北美和亞洲是目前風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地區。
中國風力資源豐富,風電產業開發工作進展很快,未來風電產業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預計未來風電機組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2010-2011年分別可達到10,556兆瓦和12,667兆瓦,同比分別增長30%和20%。2009-2011年三年復合增長率可達26.58%。
發展低碳能源首選
風電是最具競爭力的低碳能源之一,除了在生產環節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風電機組的整個運行期間都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有顯著的減排作用。
據國際風能協會估計,如果得到適當的發展,到2020年,僅風電減排量就能達到工業化國家減排承諾額的65%。
風力發電技術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技術上已經逐步成熟,產業鏈也較為完善,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與很多傳統能源產業相抗衡。可以說,風電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首選。
相對其他新能源產業,風電產業鏈更長。發展風電對產業鏈上下游帶動作用明顯,并且可以增加就業,實現減排。尤其是從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展風電更成為各國刺激經濟的首選方案。
資料顯示,全球風電裝機將繼續快速增長。累計裝機已經從1995年的4,800兆瓦增長到2008年的120,789兆瓦,新增裝機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37%。從歷史上的數據看,歐洲、亞洲和美洲是風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地區。截至2008年底,歐洲、美洲和亞洲的風電裝機分別為65,946兆瓦、27,542兆瓦和24,368兆瓦,占全球風電裝機比例分別為54.59%、22.80%和20.17%。
雖然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全球2009年新增裝機仍達到30,400兆瓦,比2008年增長約12.38%。歐洲增速放緩,但是美國以及中國和印度增長很快,從而推動了全球新增裝機的較快增長。
經過多年發展,風電產業逐步走向成熟。其成本已接近常規能源,而且資源十分豐富,是目前技術條件下最經濟的清潔能源。基于這些原因,風電成為各國發展低碳經濟,實現能源替代的優先投資領域。雖然在部分地區,如歐洲一些國家由于開發程度比較高,增速有所減慢,但是風電在全球的發展仍呈現遍地開花的趨勢。
同時,還有很多資源條件良好的國家和地區,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都競相發展風電,風電的發展潛力無可估量。
新能源發電成投資重點
近年來,由于電力供需緊張局面有所緩解,國內裝備制造業能力增強,為中國電力裝機結構的優化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和條件。
出于應對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減排、未來能源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考慮,中國煤電占據絕對比例的狀況必須有所改變。截至2009年底,中國火電裝機占到整體裝機的75%,發電量占到全部發電量的81%。目前火電裝機仍是主力,占全部裝機的75%。
從2007年開始,由于政府有意控制新增火電項目建設,鼓勵風電、水電等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中國電力裝機結構有所優化:風電、水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上升,火電裝機比例有所下降。
在能源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下,預計未來在電源結構調整政策力度會更大:風電將繼續完善扶持政策,風電上網難的問題有望在不久將來得到解決,屆時將完全掃除風電產業發展的障礙。與此同時,核電將進入大發展時期,核電在整個裝機中的占比將不斷增長;光伏發電在政策刺激下也將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而在火電方面,將是加快低效小機組的淘汰升級,新上機組將以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為主,IGCC技術和設備成為火電設備未來發展的方向。
未來,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將是裝機增長最快的部分,也將是電源投資的重點。預計到2015年,所有的新能源如風電、核電、光伏發電都會有顯著的增長:風電將由2009年的1,706萬千瓦增長到2015年的10,198萬千瓦;核電將由2009年的908萬千瓦增長到2015年的3,808萬千瓦;并網光伏發電裝機將由目前的約24.5萬千瓦增長到1,084.5萬千瓦。
在2010年和“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新增電力裝機變化不太明顯,但由于新增裝機結構的變化----單位裝機投資額更大的新能源發電裝機比例加大,從而整個電源投資額仍將穩步增長,預計年投資額將從3,711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4,973億元。
可以預計,風電等新能源發電將是電源投資增長的最大受益者。
風電仍風光無限
近年,中國風電機組整機供求關系發生了逆轉,利潤率加速向平均水平靠近。
從中國風力資源狀況和已開發的程度來看,風電產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預測,未來二、三年對風電機組的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風電市場需求增長很快,產能增長更快。
根據對行業內主要制造商的產能統計:國內風電機組產能在2009年已經出現明顯過剩:2009年和2010年國內風電機組需求分別為812和1,056萬千瓦,而國內僅本土風電機組制造商的產能就將達到1,200和1,725萬千瓦。目前,在風電產能過剩的形勢下,很多企業已經向國際市場尋找出路,由此將引發全行業的整合。
與此同時,由于風電整機供求關系發生逆轉,風電機組價格下降不可避免。近期,在國家風電特許權招標中,從金風科技等企業公布的數據看,風電機組價格已出現了明顯下滑。風電價格的快速下降將導致整機利潤率加速向平均水平靠近。
在2008年以前,由于風電整機供不應求,關鍵零部件短缺,整機價格一直堅挺,并且還略有提升。在達到一定規模后,整機制造利潤豐厚;國內風電產業在起步階段零部件配套不全,部分零件如發電機、主軸承、齒輪箱、電控,甚至葉片多數需要進口,因此上游零部件制造商也享有豐厚利潤;而風電場投資由于風電機組價格居高不下,政府補貼有限,僅僅處于盈虧平衡的邊緣。
2009年以來,由于整機供應量加大,國內產業配套逐步完善,整機和部分零部件如發電機、齒輪箱和葉片等價格逐漸回到合理水平,這些產品利潤趨向平均化;風電場經營由于整機價格下降,融資成本降低等原因,利潤率則不斷提升。最近龍源電力在中國香港市場成功上市,說明資本市場也在逐漸看好風電場運營領域。
雖然風電產業競爭不斷加劇,但是2010年全球風電產業仍將快速增長,從而給風電產業的各個環節的制造業帶來機會。材料、零部件、整機制造和風電場運營等相關公司都將會受益。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市場將向行業龍頭企業集中。雖然整機市場面臨產能過剩,但這正好是行業龍頭企業整合的機會。在政策推動和市場作用下,國內市場將逐漸向東方電氣和金風科技等龍頭企業集中。
2010年風電整機出口將發力
在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2009年以來眾多風電整機制造企業開始進軍國際市場。這一年可以說是中國風電機組的出口元年。
其中,金風科技風電機組出口美國,天威風電機組簽訂出口澳大利亞協議,不少企業取得越南風電機組訂單。預計從2010年開始,部分風電整機企業出口業務將收獲良好的利潤。
專家認為,風電產業國內外市場形勢趨好,整機出口將在2010年發力,可有力地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但其阻力和風險因素也不容忽視。
一是新能源政策扶持力度低于預期。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但短期內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目前以火電為主的電力裝機結構。因此,新能源政策扶持力度和出臺時間有可能低于預期。二是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銅、鋁、硅鋼等原材料價格,從歷史上看長期劇烈波動,這種局面將增加企業生產組織的難度,經營風險有所增加。
(王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