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慎防高息債爆煲 建議調整投資組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2-02 10:51
今年下半年美國息魔隨時殺到,高息債不再是穩賺投資,尤其內房高息債受近期個別違約事件影響更見勢危。滙豐環球私人銀行股票及債券業務區域主管陳正傑叮囑投資者,要小心高息債的風險,建議過去慣買高息債的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組合,轉買高收益和派息穩定的股票。
《星島日報》報導,陳正傑展望今年的投資前景時指出,過去數年在低息環境下高息債大受歡迎,而在區內的高息債中,內房債佔了很大比例。去年內地樓市持續下跌,內房銷售欠佳,加上時有內房企業被查事件,故此滙豐私銀自去年下半年已不時建議客戶經理,提醒客戶小心內房債風險。
最近再爆出某內房企業高層被查兼出現債務違約,內房債價格大幅插水。陳正傑指,上月債券交易商鑑於內房高息債流動性銳降,而將此類債券的買賣差價大幅擴大。他續指,下半年美息可能回升,全球市場存在多項不穩定因素,高息債投資環境變差,市場對此亦感憂慮,因此一再呼籲投資者要檢視其高息債所持比重,有否超出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適當控制風險,一改過去數年財息兼收的慣性心態,在設定投資組合時須有「求生門」,某水位便要止蝕。
他坦言,持有內房高息債最大的問題,在於索償權是近乎零,因這是離岸債,但內房企業的資產卻在內地,而離岸市場從未發生內房企業爆煲事件,故沒有投資者的索償先例,所以一旦有爆煲事件,投資者承受風險較在岸持份者高。
問及滙豐私銀客戶有否因為內房高息債近期表現波動而損手,他回應稱,該行一向有嚴謹的內部監控,不時檢視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並對客戶作出提醒,上月已密切注視高息債對客戶組合有何影響。
在新興市場中,他看好印度,因近期油價大跌,有利當地通脹回落,利率向下,以及新政府上場後令當地政治環境趨向穩定,投資者信心增加。他亦看好中國市場,儘管中國存在多項不穩定因素,包括經濟面臨放緩壓力,打貪又沒完沒了,但長遠前景依然良好。
他指,隨着全球人口老化,對高收益和派息穩定的股票有支持,同時人口老化亦帶動醫療和保險的需求,認為可追捧醫療及保險股。此外,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大推「一帶一路」概念下,基建股料會造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