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焰履新這兩年:人保資產規模飆漲5.8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觀察報) 2009-10-26 15:50
2007年初,對於從中國人壽總經理位置上調任中國人保董事長的吳焰來說,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保」)的資產規模相比之下實在有點「寒酸」。
同時其競爭對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當時也把人保遠遠拋在後面,不管是資產規模還是涉足其他金融行業。
但是10月19日——人保完成改制整合之後,因持有保險、證券、基金、期貨、信託等多張金融公司牌照而成為金融控股集團。
而且中國人保的管理總資產也已達7,251億元,這是吳焰剛剛到人保履新時的5.8倍。想當初,中國人壽等競爭對手的資產規模在與共和國同歲的中國人保面前不啻於一個巨人。現在吳焰如願把中國人保的「盤子」做大,與競爭對手扳手腕的底氣開始具備。
已設定好IPO時間表的中國人保,目前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及其十餘張金融牌照子公司,「人保系」開始謀篇佈局。
股權整合
糾結著諸多利益關係的中國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人保投控」)終於走出了堅實的一步。10月19日,隨著中國人保股份制公司的正式掛牌,旗下子公司人保投控獲得華聞系核心實體——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聞控股」)的55%股權。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人保設定了三大業務板塊:保險、投資、非金融。保險業務涵蓋旗下各類保險公司;投資則主要以人保資產、人保資本(原人保金控)、人保投控等三大實體為主;非金融則包括諸如上海新華聞投資有限公司 (下稱「上 海 新 華 聞 」)、 華 聞 傳 媒(000793,SZ)等。
投資板塊中的人保資產主攻二級市場,人保資本則主要定位PE投資,人保投控的使命在於物業與房地產的投資。
事實上,這之後中國人保間接控制了新黃浦(600638,SH)和華聞傳媒(000793,SZ)兩家上市公司,並將兩家上市公司旗下諸多的金融牌照悉數攬入懷中。
新黃浦旗下就有華聞期貨100%股權,瑞奇期貨43.75%股權,中泰信託29.97%股權,以及愛建證券5.91%股權。中泰信託又是大成基金的大股東,持股48%。
而華聞系亦泛指廣聯 (南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華聞控股、上海新華聞及其旗下企業。
一位人保集團高管告訴記者,將華聞控股納入麾下,最終目的是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將其融入人保旗下。現在「還在進行股權梳理,整合方案尚未完成,但IPO有一個時間表,因此資本板塊的整合會在IPO之前完成」。
中國人保董事長、總裁吳焰表示,目前成功實現華聞控股內部相關股權的依法歸位,完成了大成基金股權整合基礎性工作。
原來,中國人保有意要將大成基金的股權管理關係拉直——將其變身為一級子公司,但是囿於其股權關係圖的複雜性,像中國人保-人保投控-華聞控股-上海新華聞-新黃浦-中泰信託-大成基金,中國人保需要做若干次的股權交易方能完成多層級的股權置換工作。
「這種置換恰恰具備互補性。大成基金的資產管理人才優勢可以補缺中國人保投資板塊人才的匱乏;而中國人保的客戶資源又能進一步拓展大成基金的業務空間。」一位人保資產相關負責人說。
而一旦大成基金成為中國人保的子公司之後,另一家基金公司嘉實基金是否也會被如法炮製呢?
去年10月,財政部將中誠信託的32%股權無償劃撥至中國人保,而中誠信託亦是嘉實基金的第一大股東。
「對於嘉實基金的話語權明顯弱於大成基金,策略也有所不同,只能一步步走。」上述人士坦言,中國人保傾向於拉直與金融相關的資產之股權關係,旨在控制風險,利於資源整合「,但畢竟這不取決於中國人保的意志,還得與利益鏈中的各大股東協商談判,找到多贏方案才行。」
至於證監會「一參一控」的政策高壓線,一位中國人保人士表示,某種程度上,中國人保可能還只是相對的參股與控股。「這也是中國人保進行股權置換過程中需要規避的。」
關健點:上海新華聞
事實上,對上海華聞的整合至關重要。「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的上海新華聞是制衡整個華聞系的關鍵因素。」一位中國人保人士說。中國人保將上海新華聞轉劃為子公司後,自身一拖九的組織框架也變更為一拖十。中國人保旗下擁有10家主要子公司:財險、壽險、健康險、人保投控、資產管理、人保香港、上海新華聞,以及三家經紀公司。如果加上日後的大成基金,中國人保旗下則有11家子公司。
整個「華聞系」由華聞控股、上海新華聞和廣聯投資形成了 「三位一體」的獨特經營管理模式。在經營管理上,三家獨立法人機構均未分開,存在賬戶混合、管理模糊的違規現象,這給中國人保的整合工作平添了許多繁瑣細節與重重困難。
而控制了華聞系的核心資產上海新華聞即意味著可以對華聞系提綱挈領,中國人保現在正在做的,就是將華聞系的內部相關股權依法歸位,梳理各種股權關係。
這之後,成為新黃浦實際控制人的人保投控在優質資產劃分方面,或許會有更多的話語權。據悉,新黃浦旗下大量的金融和房地產資產目前仍未有最終處置結果。但對應新增的200億的資產,確實實實在在地裝進了中國人保的管理總資產裡。
至於華聞系資產對中國人保的利潤貢獻,一位人保人士說,年終結算時才可能合併報表,目前還看不出來。但若要上市的話,這些資產只會更利於中國人保的IPO。
飆漲的資產
「如果這個金融牌照放在中國人壽身上,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因其現金流充裕,可以從容地在投資界縱橫馳騁。」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說。其言外之意是,由於中國人保資產規模並不大,除去歷史客觀原因之外,難免會有些無從施展「財技」之困。
但不管怎樣,中國人保通過這種整合重組的方式,迅速獲得大批金融牌照,而控制的資產總規模亦得到巨大擴張。這無疑是吳焰帶領人保在初期取得的大成就。依照人保之前那樣一個小規模的保險公司,更談不上發展的空間,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趕上行業的領先者。
截至2009年7月底,中國人保總資產達3,024億元,比2006年底增加了172%,而管理總資產已達7,251億元,是2006年底的5.8倍。而去年,中國人保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446億元。
就資產規模而言,實現了兩年增長3倍的快速發展。2007年、2008年,中國人保總資產年均增長56%,是前三年年均增速的6倍以上,較同期行業平均水平高24個百分點。
吳焰並不諱言,兩年多來通過積極的結構性擴張實現了綜合經營的實質性突破,成功搭建起保險金融集團。
但是,橫向比較中國人壽、包括中國平安,中國人保的總資產依然相形見絀。一位人保資產高層表示,雖然吳焰並未在公開場合強調總資產規模,但在實際工作指導中,賦予了做大資產規模的訴求。
因為,基於財險業的特殊性,曾定位財險業為主業的中國人保先天就慢了一步,其財險保費一年一度,一旦遇有災年,索賠很多的話,現金流方面將明顯次於壽險公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人保壽險資產規模躍升至662億元,並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是中國保險市場上資產增速最快的公司。「明年有望超過1500億。」一位中國人保人士透露。
不過,雖然人保壽險的發展勢頭迅猛,但畢竟基數不大。要想獲得更多的話語權,中國人保的總資產規模必須趕超同行。
對於華聞系的收購整合無疑是個絕佳的機會,要知道一個大成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就將近千億,這對於中國人保擴大旗下控制資產規模幫助巨大。
吳焰對中國人保未來的願景是:「逐步構建起以客戶為中心、具有人保特色的金融綜合服務體系,使中國人保形成多樣化的業務來源,推動集團資產規模步入行業前列,營業收入進入世界五百強。」這個前提無疑就是要做大資產規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