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移動中海油最有可能率先回歸A股上市
鉅亨網楊祺 上海
7月28日消息,有傳聞稱,證監會近期已敲定首批回歸A股上市的紅籌企業名單及次序,涉及約五家紅籌公司,預計最快可于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內返回內地上市。市場預計,中移動、中海油最有可能率先回歸。
呼聲最高的中移動香港發言人近日雖未證實是否在名單之中,但該方表示,回歸A股是其一直以來的願望,也為此一直在努力準備,並已提交申請。此外,與中移動爭拔頭籌的中海油亦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回歸的強烈意願。
此前,央行公佈《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指出,在股票市場,將進一步研究紅籌企業回歸A股市場以及推進國際板建設的相關問題,增強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據香港媒體報導,證監會上周已敲定首批回歸A股上市的紅籌企業名單,涉及約五家紅籌公司,預計最快可于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內返回內地上市。
據悉,紅籌回歸計畫近日在監管機構工作會議內正式拍板。隨著內地證券市場逐步恢復活力,管理層希望平衡國內過剩的資金。上周在北京舉行的監管機構工作會議上,已確定首批回歸A股上市的紅籌企業名單及次序。
目前,證監會尚未證實此消息,但市場已開始炒作。而紅籌回歸計畫自2007年提起,雖多次擱置,也一直引人關注。
2007年,證監會向部分券商下發《境外中資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點辦法》,對紅籌股回歸的發行條件、發行程式、資訊披露等一些操作層面的問題予以了基本明確。草案規定,紅籌公司申請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應滿足四個條件:股票已在香港證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億港元;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淨利潤不低于20億港元;50%以上的經營性資產在境內,或者50%以上的利潤來源于境內業務。
儘管該檔屬草擬性質,證監會仍積極表示在制定相關規章。2008年3月,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紅籌股公司A股上市的相關規章“很快”就會出臺,證監會將穩步推進紅籌股公司回 歸 內地A股市場。
今年3月 ,央行公佈《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指出,在股票市場,將進一步研究紅籌企業回歸A股市場以及推進國際板建設的相關問題,增強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這一觀點,再次表達了官方對紅籌回歸的支持態度。
根據前述證監會草擬文件,現在香港上市的約100家紅籌當中,符合回歸條件的紅籌公司分別為中國移動、中國海洋石油、中國海外發展、華潤創業、華潤電力、粵海投資、上海實業控股、駿威汽車以及中國電信。其中,最可能率先回歸的是中國移動、中海油和中國電信。
呼聲最高的中移動香港發言人表示,回歸A股、回歸內地投資市場一直是中移動的願望,中移動一直在努力準備,並已提交申請。此前,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也多番表示希望回歸A股,並表示,中移動回歸A股取決于整個市場能不能容納。關于回歸辦法,最普遍的說法是以減持老股東舊股的方式融資800億元人民幣。
與中移動爭拔頭籌的還有中海油。早在2006年5月,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就表示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回歸A股的申請。及至2007年中國股市大熱,中海油高管亦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回歸的強烈意願。
至于市場希望的中國電信回歸A股,則可能性不大。中國電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曉初在今年5月表示,由于公司目前的息率處于低水準,中國電信暫無回歸A股的計畫,而是考慮進行債務融資,因為其效益會較股本融資大,對中國電信股東也更為有利。
此外,有市場人士分析預計中信泰富可能列在首批名單之中,而中信泰富回應稱不便透露。去年8月,時任董事會主席榮智健曾表示,從長遠來看,中信泰富回歸A股是一定的,只是時間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去年的股市大蕭條后,紅籌回歸的概念自今年3月開始被熱炒,這與2007年官方拋出草擬檔時的背景有些相似。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黃少明分析,目前內地股市流動性偏高,市盈率也偏高。作為紅籌企業來說,高流動性利于其募集更多資金,目前正是回歸的好時機。而對于監管層來說,引進紅籌企業可起到擴大股票供應的作用,可以給偏熱的股市降溫。而要有效降溫,自然會選擇那些市值大、份額大的紅籌企業。
而且,在黃少明看來,不論時機如何,內地A股市場始終吸引著紅籌回歸。目前A股已是全球第二大股市,市值超過日本,集資功能也已超過香港。除集資外,紅籌企業的客戶多在國內,投資者也理應在本地。此外,紅籌企業多是優質公司,且盈利來自本國,政府也認為它們應該回饋本國人。
至于紅籌回歸的操作細則,則需突破障礙。資深港股分析師、西南證券周興政撰文分析,按照《公司法》規定,在內地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指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紅籌股公司的註冊地多在香港、百慕大或者開曼群島等地。因此,紅籌股公司到內地A股市場直接上市存在法律障礙。儘管發行存托憑證(CD R)可規避此法律障礙,但市場普遍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CD R並非是內地股份,而且在上市交易后可隨時被登出,這種模式達不到壯大內地市場的目的。
中銀國際副總裁白韌指出,在市場流動性充裕及內地股市持續創新高之際,重提紅籌回歸可以理解,但相關法規沒有修訂完成前,回歸進度應該不會那麼快。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