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專家:金融危機對就業影響仍將持續較長時間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10月23日 18:54
人保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莫榮表示,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現有企業崗位大約減少8%,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中國就業的影響仍將持續較長時間。
據中新社10月23日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莫榮在第二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就業國際研討會上坦言,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中國就業的影響仍將持續較長時間。
莫榮在第二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就業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危機對中國就業的影響和對策》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金融危機在引發世界經濟危機的同時,也對就業產生了巨大衝擊。2008年10月份以來,中國的就業形勢急轉直下。一些外向型企業、中小企業為了緩解壓力,紛紛裁員,大量農民工返鄉。
「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現有企業崗位大約減少8%,城鎮失業率上升,這是最近6年來從未出現過的情況。」莫榮說。近日出爐的《中國就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略系列研究報告》提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部分省區的抽樣調查顯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平均有40%的企業出現過崗位淨減,全部監測企業的崗位增減相抵為淨減,減幅達到-8.1%。
2008年四季度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就業的衝擊,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五緩(緩繳五項社會保險費)、四減(降低四項社會保險費費率)、三補(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兩協商(企業與工會或者職工雙方平等協商),減輕了企業負擔,穩定了現有崗位。莫榮介紹,國家實施的就業政策措施出手快,力度大;組合性強,統籌兼顧,長短結合。目前實施的就業新政有三個首次突破。首次提出了穩定就業的政策措施;首次從國家層面啟動了危機下的失業應急政策措施,為建立長效的失業預警機制提供了很好的經驗;首次啟動了創業促就業,成為應對危機的一個新支撐點。
2009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8.9%。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總體形勢積極向好,但莫榮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中國就業的影響仍將持續較長時間,中國還要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促進就業。
(馬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