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有跡象 原油再上每桶100美元?應是多慮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紐約外電
今年以來,原油已大漲逾50%,但別預期很快會見到三位數。擔憂經濟復甦力道不足,將持續使得油價走勢波動震盪。
今日的市場有如患了躁鬱症,大漲之後,又告大跌,反應著整體經濟的不確性。
先是擔憂經濟衰退,近來又擔憂復甦的時機,市場因而起伏不定,大起大落。由於先前全球經濟衰退明顯,全球能源消費因而大減,油價隨之走低。近來雖傳出了復甦的跡象,但卻不可能扶搖直上。
就在上個月,油價一日大跌6%,次日卻又大漲6%。雖然這並非每日常態,卻依舊突顯出市場的恐慌。
周三,美國9月原油上漲2.23美元,或近5%,收於每桶72.42美元。政府報告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意外大減,支撐了油價走高。
庫存周報通常能夠影響原油價格,但近來由於其他因素影響大增,周報的影響已淡化許多。
錯綜的數據讓預測變得更難
如果原油市場要由經濟報告中,找尋復甦的跡象,那麼氣氛幾乎每日不同,因為近幾周,數據呈現得盡是錯綜影象。
例如近來的二份報告,便描繪出了相反的走勢:工業生產九個月來首度上升,但一項消費者信心指數則意外下降。
數據讓主要的問題變得糢糊:現在到底是經濟衰退中的那個階段?投資人一下對房屋數據轉佳感到振奮,然而第二天的股市卻又因零售銷售數據不佳而重挫。這種種情況,不一而足。
即使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聲明也是好壞參半,先說經濟正漸回穩,卻又警告短期內,經濟活動仍將疲弱。
投資人因而陷入了迷霧,經濟復甦到底是正開始,又減緩,還是落入了雙重衰退?
如果數據持續錯綜,那麼能源價格也將隨之震盪整理。
股市抵銷美元壓力
原油價格通常與美元呈反向走勢,與股市則同步。
原油價格走低通常能推升美元,因為全球原油多以美元定價。另一方面而言,原油投資人則多根據股市,推斷能源需求何時反彈。
自股市於9月初觸底後,美元兌一籃貨幣下跌了約10%,而S&P 500指數則自低點反彈了約45%。
匯市與股市根據來自全球的數據,每日進行波動,這些影響對原油市場的衝擊,近來已超越了供需法則。
面臨颶風季影響
颶風季難以預測,如果煉油廠受損或停擺,輕易便會對原油市場造成衝擊。美國颶風中心已公布了三個颶風,可能影響原油生產。
若生產中斷,使可能增加生產擔憂,繼而衝擊油價。
近來,颶風的擔憂可能已小幅推升了油價,但漲幅尚屬有限,因為這三個颶風似乎尚未構成立即的威脅。
然而,颶風季甫才開始,專家預期未來30至45天,可能有更多颶風引發油價上漲。
中國影響
近幾周,來自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消息,對全球市場均造成明顯影響。
例如,周三的中國股市大跌5%,便壓低了美國股市的開盤走勢。在債券市場,許多分析師擔憂,美國公債的主要買主,如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央行,正失去對美國公債的胃口。
周三,能源資訊供應商Platts說,中國原油需求較去年同期上升4.2%,但分析師指出,中國曾表示計劃增加原油庫存。該消息對油價的支撐應屬有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