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廢車翻新變校車 校車離“最安全”還有多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報廢車翻新變校車,這不得不讓我們發出疑問,究竟是誰在讓校車事故頻發,校車離“最安全”究竟還有多遠?
2011年,接連發生的校車事故引起政府及社會公眾高度重視。“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語重心長地強調要加強校車安全管理。而今日,河南汝州卻把一些去年已經報廢的車輛經過翻新后賣給農村學校當作校車。
甘肅省慶陽市“11·1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還歷歷在目,可為何那19名幼兒的生命依然不能喚醒某些地方政府等監管部門的麻木不仁,為何依然換不回那些黑心商家們的道德良知?
眾所周知,報廢車輛因其車輛本身零件的老化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駕駛這樣的車輛上路,安全系數大大降低。這些校車中,沒有一輛有手續的,都是改裝、套牌和已經報廢的車輛,一旦上路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出現交通肇事等情況根本不便于公安部門管理。如此改裝車流入農村被當作校車接送學生,豈不是把學生的安全當作兒戲,把學生的生命再一次推向死亡的邊緣。
中國人向來被稱作“草民”,而且許多中國人也非常樂于以“小草”自喻。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鄰家的大人們將自己的孩子取名為“狗子”、“蒼蠅”,大抵是希望孩子們能像狗和蒼蠅那樣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我想這大概與許多人將自己比喻為“小草”是同一個道理吧。只是,報廢車翻新變校車,這讓我們這些“小草們”不得不質疑,校車離“最安全”究竟還有多遠?
我們都說安全工作無小事,校車安全更重要。但據調查顯示,汝州市共有公辦、民辦中(小)學校431所,幼兒園398所,有197所學校在用校車421輛,其中309輛是手續不全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或無牌無證、逾期不參加檢驗,甚至是改裝、報廢車輛等。如此亂象正充分反映了汝州市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對廢舊汽車的混亂監管不力。更何況,報廢車翻新后變校車,河南汝州市政府的此番做法也是違法了國家有關報廢車輛回收流程的相關規定。
報廢車流入農村翻新成校車,這中間固然有政府對鄉村教育投入不足、學校經費緊張、安全意識淡薄等方面的原因,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有些部門并沒有吸取那些血的教訓,在利益的驅使下置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而不顧,對于報廢車輛流向的不聞不問,甚至與非法拼裝車的商家們同流合污,形成改裝市場產業鏈,從而給某些無良辦學者以可趁之機,坑害老百姓,漠視我們這些“小草”的生命。
事實上,地方政府購置校車花不了多少錢。據了解,2011年5月份,浙江德清縣政府為當地小學生2000萬元買79輛大鼻子校車引來一片叫好聲。表面上看來,2000萬元確實不少,但是,對于一個縣政府來說,2000萬元也是能節約出來的。當下而言,一個縣政府財政收入過10億都不能進入“全國百強縣”,花2000購置校車,或許也僅僅是少買幾輛公車、少吃幾次公餐、少旅幾次游的問題。所以決定地方政府買不買校車的根源是態度,而非經濟實力。
對于報廢車翻新后變校車,也許還會有人說,車能開不就行了,還能節省資源,為學校節省開支,至于如此大驚小怪嗎?沒錯,也許就是這幾輛不值得大驚小怪的校車恰恰會壞了大事。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死去的一個個年輕生命血教訓,也不能因為金錢而喪失了道德和良心,更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生命代價基礎上,決不能把對于校車安全的重視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決不能如此漠視生命,如此地踐踏生命。
(鄧海英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