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電池行業分享蛋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指出,通過《通知》可以看出,我國新能源車發展的技術路線基本上確立了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為中期發展目標。根據補貼標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使用鎳氫電池為主的輕度混合動力汽車補貼額度僅為3000元,由于其成本大約在3萬左右,因此3000元的補貼可謂杯水車薪。對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補貼力度要遠高于中度和輕度混合補貼力度,表明決策制定者希望在電動車領域追趕美、日等發達國家,借此提升未來我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

 本次試點的補貼標準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貼,受制于容量限制,鎳氫電池未來發展空間較小,因此可插式和純電動將主要走鋰離子電池路線,由此鋰電池產業發展速度更快、市場空間更大。

 華泰聯合報告指出,新能源產業的價值鏈將圍繞最為核心的電池業務展開,向上延伸至鋰資源,向下延伸至電機、電控和整車企業。中長期看好在純電動汽車產業鏈上具有核心資源和技術儲備的公司,依循“有跡可循”的原則,看好西藏礦業、江蘇國泰、新宙邦、曙光股份、萬向錢潮,我們認為這幾家公司在產業鏈上具有比較明顯的先發優勢、核心技術,是目前較好的投資標的。

 對此,招商證券的汽車行業分析師范玉琢指出,動力電池和充電站的標準化對企業進行產品研發和消費者使用具有重大意義,應及時推出,避免各企業和地方政府各自為戰,消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資金。從消費者使用成本考慮,國家補貼力度目前尚不足以覆蓋新能源汽車的高成本,地方政府的額外補助力度短期內將決定當地新能源汽車銷量。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