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續田:銀行資管開啟全球化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30 17:27
cwm50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交通銀行資產管理中心總裁 馬續田
和訊銀行訊息 1月30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主辦的第三屆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依法治國與資產管理市場改革”。和訊網作為網絡財經媒體對論壇進行全程圖文報導。cwm50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交通銀行資產管理中心總裁馬續田在論壇上表示,希望未來五到十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資本走出去、人民幣國際化,中國的資管也能在全球的竟技場上揚帆前行,真正成為全球資產管理的主要競爭者。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馬續田:各位嘉賓、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給我的題目本來是談創新和監管的統一,其實我講的題目跟這個也有關,也沒有直接關係,希望點到題目,我相信我這個題目可能大家會有些共鳴。
我想講叫銀行資管開啟全球化時代,前不久交通銀行剛剛在香港成立了資產管理香港中心,在這個成立儀式上我們交通銀行董事長劉先生提出了今後交通銀行的全球化發展、海外發展要以分行和全球事業部雙輪驅動的模式。未來打造交通銀行亞太地區重要的財富管理銀行。
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朋友現場直播了,也有很多朋友打電話問我,很關心交行在這個時候提出資產管理的國際化全球化是基於一個什么樣的考慮?今天也借這個機會把我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溝通一下,談到這個題目,銀行資管開啟全球化時代,我想分成三個小題目。
第一個題目,叫做遙望全球巨人,銀監會出台商業銀行的管理辦法到現在銀行理財發展到現在是十年的時間,十年的銀行理財從零到15萬億,每年速度增長40%,這樣一個速度還是非常快的。我想這樣一個速度是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過去比,我們覺得比較快。可是剛才我講到如果我們跟全球的一些資產管理巨人相比這個差距真的是非常大,我們距離還是很遠的,幾個指標,第一個從aum的規模來看,目前國內銀行最大的資產管理規模兩萬多億人民幣,三千多億美元。但是從全球主要資產管理機構來看,超過萬億美元的有十幾家,最新的數據4.6萬億美元,jp摩根是2.3億美元,還有一家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超過了1.2億美元,超過了絕大多數國家個gdp的差距,目前我們國家主要資產管理機構包括銀行、包括券商、基金在內,在國內市場經營,有一部分在香港市場但總體來說我們經營的主要場所和主要的市場都在國內。但是你看看全球主要的機構,我們跟剛才上面一些機構拿來對,在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有經營機構,瑞銀是有56個,jp摩根是22個,dws是16個,我們看一下這些機構的損益表。任何一家機構在單一國家的收益不超過全球總營收的50%,本土市場營收不超過50%。凡是成就化非常高的大的資產管理機構,它的經營范圍也是非常廣,也是非常國際化的,這個是一個差距。
第三個差距,就是產品結構和投資風格差距也是非常大。國內我們過去講銀行理財經常講產品單一化、同治化,其實基金、保險和券商資管也會存在這個問題,產品的結構太簡單了,產品風格太單一化了,你看全球的機構,我記得兩年前我在美國華爾街,我當時僅僅在華爾街拜訪十一家對沖基金,每一家規則完全不一樣。看一些主流的資產管理公司,跟他們相比我們確實是在產品上在投資上差距非常大,這是第三個。
第四個,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在全球的主要市場,中國的金融機構,特別是資產管理機構叫集體缺席的,這些全球主要市場是什么呢?實際上這個市場不是我們熟知的所謂的股票市場,或者是單一的債券市場,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你看一些國外的大的投行和資產管理機構,發現他們有一個很大的功能叫做fcf,這個fcf就是叫外匯商品和固定收益部門。這個部門在國外的投行和資產管理機構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機構,為什么這三個規則放在一起,這三個東西放在一起會成為一個叫全球宏觀市場這樣一個大的市場,這三個市場連在一起,它每天的交易量能夠達到十幾萬億到幾十萬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交易量,但是這樣一些市場,我們中國的資產管理機構基本上缺席了,在這樣一個大的市場,我們沒有玩的本領,或者說這種勇氣和膽略都沒有,我們是缺席的。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差距非常大。
還有一個指標,我們中午跟我們的中投的范主任說我們國家主權基金這么多,他們的錢有多少是國內機構來管的,更不要說國外的外匯機構用中國基金來管的例子了,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在資產設定方面缺席了,從中也看到了我們的差距。
最後一個差距我覺得是在一種業務方式上的差距,全球主要的資產管理機構因為剛才講權利化性,在行動模式上叫全球思維和地方的行動,這個是怎么理解呢?我可以給大家設想一個簡單的場景,比如說一家全球的主要的資產管理機構總部如果是在倫敦的話,每天早上7點,倫敦要開視頻會,這個視頻會會連線亞洲、日本、新加坡、以及美國的紐約市場、包括新興的市場,全球十幾個分部一起連線,在我們看來根本是無法想象的,現在有人說我們有微信了,每天可以看到大量的資訊。但是微信有好處,壞處是碎片化,你不知道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如果像全球思維地方行動才能夠真正在全球市場如魚得水,我想從五個方面講講我們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這是第一個小問題。
第二個問題,目前中國的資產管理正在迎來歷史性的機遇,我也想從五個方面來講。
第一個機遇先講人民幣的國際化,上午也有嘉賓講了,觀點有雷同的話,純屬巧合。我想人民幣國際化這個機會真的是太大了,大家都覺得很大,它大到什么地步?我覺得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是中國千年難遇的機會,這次機會對我們中國的企業,特別對我們的金融機構來說真的是不一樣,為什么不一樣?我有幾個感受,因為經常去國外出差,過去你去國外出差的時候一個環節,就是退稅的環節都是說你要不要美元,或者當地貨幣。你發現這幾年來你去這些主要的西方國家,去機場退稅的時候,發現很多機場問你要人民幣嗎?所以人民幣已經到機場這個環節都有大量的人民幣存在了,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想更進一步地說,以美國為例,從美國的歷史可以看到,美元國際化的過程,我也看到美國全球擴張史,美國真正在中國建立金融機構是美元國際化以后,建立了全球金融的霸主地位。這一點對我們所有在座的金融機構都是非常有啟示的,中國的金融機構能不能伴隨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建立我們金融的強權呢?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再拿美國的例子來說,美國在美元國際化以后,它的美元現鈔的分布56%是在美國之外,50%是在美國境內的。以美元計價的資產投資品現在90%是美元計價的。這樣一個大的市場,美元計價的市場支撐了美國金融機構的全球化。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現在我們大概是180萬億的貨幣,現在只有2.3%在境外,假設如果說是10%在境外。那么是將近20萬億的貨幣,假設20%在境外,是40萬億的貨幣。這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何等巨大的市場。我想說的是人民幣國際化正在以勢不可當的趨勢推進,也許兩到三年就完成了,如果這樣你還不去行動,真的是辜負時代賦給我們千年一遇的機會。
第二個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大量的服務,特別是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的權重,過去中國企業走出去一般都是去買資源,到各個經營市場去買人家的資源,現在最近幾年來,我們真的有些新的東西,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中國高鐵技術,高階裝備技術,邁向境外的市場,我們對一些國外的高階技術企業的兼並收購也在成為企業走出去一個新的方式。過去我們修資源就是傳統的打法,掏錢搞政府關係,現在不一樣了,你這些對手都是非常專業化的,這樣一種方式出去以后是要有專業化的服務,這個過程中金融機構通過投行最能夠符合中國升級版走出去的。
第三個是中國投資走出去,前一段問題我聽到大家提得很多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我們成立了金磚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行,還有絲路基金,我們也回顧了一下美元國際化的過程,美元國際化的過程真正在全球形成美元的離岸中心是在歐洲馬歇爾計劃之后,正是因為美元在歐洲基礎設施中的大量應用,在歐洲市場倫敦和法蘭克福形成了歐洲美元的市場,美國又援助日本,通過日本的馬歇爾又在亞洲形成了美元市場。中國國家的收入會帶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形成。我們的金融機構再不去扮演一席之地,能夠把這樣一個機會讓給國外的機構嗎?
我大概三個月前去匯豐,跟匯豐問十年之內匯豐人最大的業務機會是什么?他告訴我第一個機會是人民幣國際化,作為一個外資銀行都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對他業務發展的機遇,我們更要深刻認識到這個機遇。這個機遇有多大?我不知道上午嘉賓有沒有講?未來一段時間亞洲基礎設施每年要投入的資金能夠達到7300億美元,中國去年對外投資1400億美元,比資本收入多了200億美元,如果說整個亞洲基礎設施有50%、60%為中國的資金所應用,這個市場是非常巨大的一個市場,中國投資走出去也給我們提供了非常難的一個機會。第四個我想說現在境外業務正在成為中國銀行業增長的一個藍海,最近我有看了一下報表,中國銀行業境內的增長已經慢下來,都在10%以內,你看它損益表的過程,它的利潤增長都在30%到40%,說明境外業務正在成為商業銀行增長的亮點,我們也反思境外業務主要發展不在零售業務,也不在傳統的公司業務,而在新型的批發業務,包括投資銀行,包括資產管理,還是回到剛才說的只有真正把中國投資走出去,這樣的金融服務做下來,才是我們真正國內的商業銀行提升境外收入比重,提升國際化競爭力的一個非常必要的一個途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呢,我們從未來銀行業的增長,從未來銀行業的收入的結構調整來說,境外業務,特別是以投行和資管為代表的新型批發業務會成為一個藍海。
最後一個,經過十年的發展,國內機構,特別是人才機構在人才專業儲備方面已經具備了全球化的一些條件,這個也不用多說,這幾年大家都知道境內的機構在大量地引進各種背景的國際化人才。
應該說經過幾年的發展,人才隊伍應該說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專業化的程度,特別是在香港市場通過幾年的實踐,初步了解國際市場、初步參與國際市場,我想我們前幾年談國際化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談國際化,我們了解我們的競爭對手,了解業務的內在邏輯,我們了解境外市場,所以我想這樣出去我們是有底氣的。
第三個問題,全球化我們該怎么行動?也講五個方面吧,第一個要在香港作為我們在香港經濟機構,走出全球化的第一步,大家知道香港這個市場雖然說是國際化市場,但總的來說我們還是比較熟悉的。在香港作為第一步,離國內不太遠,第二有很好的市場基礎,既連接國內市場又連接全球市場,我們不管采取多大行動,總不至於全軍覆沒,這是一個很好的步驟。
第二步,我想伴隨著中國企業和資本走出去,要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建立我們的資產管理機構,也包括投行機構,剛才說到了,如果中國的人民幣在國家的金磚銀行、基礎投行,資金出去以后一定會形成大量的人民幣投資和交易中心,這樣的投資和交易中心形成一定要中國機構的參與,中國資本走到哪兒,中國企業走到哪兒,我們的企業就設到哪兒,真正圍繞國家走出去的戰略提供我們自己的服務,這就是我們的資管和投資銀行,會提供非常好的服務。
第三個,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抱著學習的態度,建立全球一體化的投研和專業隊伍,只有一支真正的專業化的隊伍才能使全球化過程中利用。
第四個還要穩步推進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放,最近講的比較多的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我特別講推進國內人民幣理財市場的開放,從股票市場和戰略市場容量來看雖然比較大,還是受一定額度的管制。但是人民幣的理財市場非常大,剛才也說了如果幾個板塊加起來有30萬億的市場,現在人民幣的理財市場,特別是固定收益市場,不僅是香港的投資者,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投資者,包括歐洲的投資者都是非常喜歡。
最近我們在日本和台灣,以及在歐洲一些國家接觸一些同志,如果有固定收益的人真的是毫不猶豫馬上就賣了,我們資本市場不僅是戰略市場、不僅是股票市場,還要把人民幣市場開放。
第五個是政策性的支援,我想這個話題稍微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這里面實際上有一個資產管理市場規則的統一的問題,最近大家注意到今年銀監會召開年度監管工作會議的時候,第一次叫旗幟鮮明地提出來,銀行的私人銀行、信用卡和理財要設立子公司,這個政策提出來,商業銀行既有支援又有猶豫,猶豫這樣一個子公司設立相關的配套政策,實際上是一個監管規則的統一,比如說我們注冊成立法人公司以后,我們希望把銀行和客戶的委派理財關係界定為信托關係,這個能不能突破?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不建立信托關係的話,將來很多東西實現不了,甚至打官司不是信托關係你的財產不能抵押拿什么實現?這個是大家非常關心的。
第二個政策是很多市場的投資主體資本能不能解決,包括交易所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還有衍生產品的期貨期權這樣一些市場,銀行理財能不能直接進去。
第三個統一就是在監管協定上將來怎么辦?銀行設定自己的理財子公司,向證監會申請公布基金是不是被允許?如果設立了將來監管上怎么協調?這個實際上有解答,因為機構是銀監會的,業務也是證監會監管,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是采用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是分開的,如果是銀監會管的業務就讓銀監會管,信托化的產品就是銀監會監管,如果設立母子基金就是證監會監管,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現在這個題目能不能破?如果能破了,我覺得我們真正走出去才有底氣,在國內能夠跟統一的監管規則結合,我想這樣一些問題你是必須在下一步深入探討去研究解決的。
大概我在國外學習的時候,選了一門課,叫全球化戰略,里面有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是說叫全球平等竟技場理論,這個理論的意思在全球的主要行業都存在一個全球平等的竟技場。這種竟技場一開始是很多企業在里面競爭,最後呢,這個竟技場只能剩下三五家的寡頭巨人,只有經過全球竟技場的競爭、淘汰、優勝劣汰以后,生存下來的企業才能夠真正成為全球化的企業,成為全球的大鱷。
我希望未來五到十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資本走出去、人民幣國際化,中國的資管也能在全球的竟技場上揚帆前行,真正成為全球資產管理的主要競爭者,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