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二戰嬰兒退休潮!《MarketWatch》:不怕沒工作 只怕沒人做

鉅亨網陳怡君 綜合報導


我們正在步入一個時代,一個消滅工作的企業將會受到讚頌的時代。

這種改變來自「沒有足夠的職缺滿足所有的勞工」到「沒有足夠的勞工滿足整體工作量所需」的情勢逆轉。


《MarketWatch》報導,根據住戶統計調查,從 2000 年底,美國 45 歲以上的勞工從 4920 萬人劇增 1390 萬人,攀升至 6310 萬人;25 到 44 歲的勞工卻從 6790 萬人掉了 680 萬人,剩下 6110 萬人。

嬰兒潮世代於 2000 年邁入 45 歲,在分配圖表上,從 25 – 44 歲的群組出走,正式加入 45 歲以上俱樂部。2008 年經濟衰退推遲了勞工退休年齡,同時,也延緩了千禧寶寶的職場生涯。從 1960 年代晚期開始逐漸降低的出生率,無法完全填補嬰兒潮留下的 20、30 年齡群組的空白。

25 – 34 歲的勞工數量在 1989 年達到高峰,正是嬰兒潮世代(1955 年出生者)年齡屆滿 34 歲的時候。

35 – 44 歲的勞工數量在 1999 年達到高峰,正是嬰兒潮世代年齡屆滿 44 歲的時候。

45 – 54 歲的勞工數量在 2007 年達到高峰,正是嬰兒潮世代年齡屆滿 52 歲的時候。

2007 年經濟衰靡以來,惟有 55 歲以上的年齡群組呈現大爆發。但在某些時間點,唯一成長的曲線也會突然止步。在人們邁入將近 60 歲時,勞動參與率跟著劇烈下滑,隨著今年嬰兒潮世代將陸續迎接 57 歲生日,勞動市場也將有所反映。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國內經濟復甦可望釋出多於 25 萬個工作機會,這對目前清冷的勞動市場而言當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當二戰時代出生的嬰兒也到了該含飴弄孫、安享天年的時刻,有足夠的青壯年勞動力能夠適時彌補大批快速孳生的空缺嗎?花旗銀行、美國銀行、AT&T、奇異這些嬰兒潮世代誕生的典範企業找得到充裕的優秀人才取代退休潮遺留的位置嗎?

嬰兒潮大舉退休的趨勢不會影響Facebook、LinkedIn、Google 和 Apple 這些本就充滿年輕朝氣的企業,但是公家機關、位於郊區或鄉村的醫療和教育等就業年齡層偏高的產業就岌岌可危。

自動化是必要的,高科技公司和工程單位消滅工作也是必要的。富士康啟用機氣人大軍取代十萬勞工只是揭開序幕,而且這種潮流沛然莫之能禦。

1982 年開始的景氣復甦並未降下等量甘霖,2008 年的經濟衰退也未在所有人身上鑿出深度相同的傷痕,當前的回春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暖風吹拂。人口統計學和科技會在未來的就業市場扮演舉足輕重的要角。

別停滯在過去的錯誤中裹足不前,現在該是放眼未來,做好準備的時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