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通脹隱憂加快經濟刺激計劃"退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經濟尚未走出危機的邊緣,資產泡沫的風險已在蓄勢。

在昨日召開的2009北京國際金融論壇上,來自各國的金融領袖普遍對經濟刺激計劃可能帶來的通脹隱憂表示擔心。各國央行注入的大量流動性,推高了資產價格,資產泡沫的跡像已經顯現。

流動性氾濫成災

「這樣過大的流動性問題已經成為國際性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了印度通貨膨脹和新興市場泡沫的出現。」歐洲50國集團主席埃德蒙·阿爾方戴利表示,舉例而言,巴西資本流入已經成為了巨大的挑戰。


陷入經濟危機以後,各國普遍採取了經濟刺激計劃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時間,央行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以刺激經濟。

「各國在財政和貨幣方面的刺激是非常大的。」阿根廷前財長、哈佛大學教授多明戈·卡瓦羅表示,在1929~1933年期間,當時刺激政策只佔GDP的8%;類似的刺激在1993~1995年的時候也是占GDP的7%。而現在的刺激政策占GDP的24%。

世界的流動性在過去的一兩年內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此種增長引發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

「這是經濟真正的風險。」美國第一信託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韋斯伯利表示,美國乃至世界普遍面臨兩種風險,其一高刺激、通貨膨脹似的貨幣政策;其二,永久增加政府支出的風險。

巴基斯坦國家銀行行長塞德·薩利姆·拉賈說:「通貨膨脹顯然是一個風險,通貨膨脹對美元的匯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為這對美元市場非常重要,這種非常低的利率結果會使貨幣擴張,從定量的角度來看,通過貨幣政策來實現貨幣擴張。」

退出時機的選擇

在經濟出現企穩跡象的同時,對於通貨膨脹的擔憂開始蔓延開來。經濟刺激計劃的「退出」問題,成為引人關注的猜想。

歐洲50國集團主席埃德蒙·阿爾方戴利表示:「目前,政策制定者和央行面對著一個困境,即短期和長期的困境。」

如果各國政府過早「退出」經濟刺激計劃,很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再次發生衰退;但如果過遲「退出」則會引發通貨膨脹,那將又會造成另外一場金融危機。

而來自官方的消息證明「退出」不在當下。近日結束的APEC峰會和G20央行行長和財長會議上,各國均表示目前不會「退出」經濟刺激計劃。

「持續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可能會帶來各種級別資產的泡沫出現,但是短期貨幣緊縮的壓力還存在。」埃德蒙·阿爾方戴利認為,儘管刺激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可能帶來資產泡沫的出現,但改變當前政策還太早,我們的目的是促進經濟恢復,而不是阻止。

事實上,說到底,就是一個時機的選擇問題。

對於這個時機選擇的問題,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給出了三個「退出」的指標,失業率、消費者信心以及經濟增長率。他表示,當這三個指標得到提高和改善的時候,就知道世界經濟改善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