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亞行:全球金融危機中亞洲經濟體復蘇遠超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亞洲開發銀行10日發布一份報告稱,亞洲主要經濟體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它們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復蘇的態勢也遠遠超過了原先的預期。

據新華社9月10日報道,亞洲開發銀行10日發布一份報告稱,即使美國與歐洲對亞洲主要經濟體的出口需求下降,亞洲主要經濟體依然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它們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復蘇的態勢也遠遠超過了原先的預期。


亞行的旗艦性年度統計出版刊物《2010亞太地區關鍵指標》指出,雖然2009年亞洲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整個地區內都呈下滑趨勢,但是中國和印度等較大經濟體卻因政府實施了有助于抵消出口下滑的經濟刺激措施而仍然實現了穩健的經濟增長。2009年,當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浪潮沖擊全球經濟的時候,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9.1%,印度增長了7.4%;其它經濟增長表現出色的國家包括:孟加拉國增長了5.7%,越南增長了5.3%,印度尼西亞增長了4.5%。

報告指出,通過數據比較表明,金融危機給亞太地區帶來的影響并沒有像最初2008年眾人所擔心的那樣嚴重,但是金融危機確實阻斷了2007年之前出現的強勁增長趨勢,其成本可以通過經濟減退中實現的增長來衡量。

數據指出,個人消費是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一個百分比,相比于發達國家,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個人消費偏低,而其居民儲蓄率卻普遍很高。這表明該地區的各國政府努力推廣更多的社會保護方案,鼓勵國內消費、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促進經濟增長的重新平衡。

統計還顯示,如果用購買力平價來衡量,亞太地區在全球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最大份額,為33%,歐洲約占28%,北美約占24%。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衡量,排名前20強經濟體中有6個是亞洲國家。同時,數據顯示,該地區的產值主要出自中國、印度和日本這三個國家,共占總產量的70%。在資本形成方面,中國和印度處于領先地位,從長遠來看,兩國將繼續以高于本地區其它大型經濟體的速度增長。

(王敏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