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貿易規則捍衛權益-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解讀我國首例"雙反"案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商務部日前公佈了對自美、俄進口的取向電工鋼貿易救濟調查的初裁決定。這是我國首次對進口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也是首次對來自一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同時進行反傾銷、反補貼「雙反」調查。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11日就此案的相關情況進行瞭解讀。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取向電工鋼屬於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是我國亟待發展的重點產業,國內目前僅有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和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能夠生產該產品。2008年以來,由於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進口產品數量大幅度增加,且價格始終處於低位,使國內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嚴重困難。
經國內產業申請,2009年6月1日,商務部正式發佈立案公告,對產自美國的進口取向電工鋼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對產自俄羅斯的該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本次「雙反」調查中的反補貼調查,共調查了美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27個補貼項目,其中包含了備受關注和詬病的「購買美國貨項目」。
12月10日,商務部發佈初裁公告,裁定產自美國和俄羅斯的進口取向電工鋼存在傾銷,同時裁定美國公司在「購買美國貨項目」等4個補貼項目中受益。美國公司的傾銷幅度為10.7%—25%,從價補貼率為11.7%—12.0%;俄羅斯公司的傾銷幅度為4.6%—25%。自12月11日起,進口商在進口產自美國和俄羅斯的取向電工鋼時,將向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這位負責人表示,中國調查機關在本案調查過程中遵守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堅持公正、合理、程序正當和透明度原則,依照法律和事實做出初步裁定。該負責人強調,調查機關將根據進一步調查的結果,依法做出客觀、公正的最終裁定。
事實上,自2004年加拿大首次對我國燒烤架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以來,截至今年11月,我國已先後遭受「雙反」調查37起,連續15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4年成為全球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其中,美國自2006年11月以來對我發起「雙反」調查共23起,僅2009年以來發起的「雙反」調查就有10起。
該負責人表示,頻繁遭受「雙反」調查,喚醒了我國國內產業的法律意識,加深了他們對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瞭解,在受到存在傾銷或補貼的進口產品的嚴重衝擊、生產經營面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國內產業已經開始運用法律武器來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