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建議控制外儲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暴露了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美元的不穩定使和美國貿易關係緊密的國家直接遭受衝擊。美元顯著貶值將導致中國外匯資產的重大損失,這一論斷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經濟學者的認同。
對此,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余永定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首先要控制外匯儲備的增長;其次要做好已有外匯儲備的分散化,確保已有外匯儲備(存量)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
不盲目追求順差
中國證券報:歐美經濟仍處於衰退的泥潭中,我國應如何規避外需縮水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巨大衝擊?
余永定:在今後幾年中,中國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是:一方面維持必要的經濟增速,另一方面減少貿易順差。同時達到這兩個目的的唯一途徑是刺激內需,用內需代替外需。在此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對GDP的比例應該下降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上來。
現在,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2萬億美元,而且還在以每年3000億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惡化,中國外匯儲備的收益與安全正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威脅。
在當前情況下,中國不要盲目追求貿易順差,在減少外匯儲備流量的前提下,減少外匯儲備存量。如果不能減少貿易順差,可以把貿易所得轉化為海外投資或者對發展中國家的有條件援助等。
加大對外投資力度
中國證券報:從一個比較現實的角度來看,如果美元存在大幅貶值風險,中國外匯儲備資產應該如何選擇?
余永定:在戰略上,中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不要再增加外匯儲備。停止增加外匯儲備並不難,停止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就解決了。但是,這樣做可能會對中國的出口造成過大衝擊。折中的辦法是減少干預。在仍有貿易順差的情況下,可把經常項目順差轉變為資本項目逆差,特別是通過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
中國完全可以擴大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資。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大有可為。如果直接投資無法抵消經常項目順差,中國企業對海外企業進行併購、中國金融機構對海外進行股權、債權投資,對外發放貸款,增加對外援助,為國際金融組織和區域金融組織提供資金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此外,還可以增加政府海外採購。
外匯儲備分散化
中國證券報:我國有2萬億外匯儲備,如果美元大幅度貶值,這意味著我國已有的外匯儲備會出現損失。如何才能保證外匯儲備的安全?
余永定:首先,中國外匯儲備的基本原則需要明確,即分散化,不管短期內是否有虧損,外匯儲備都需要分散化。可以考慮去購買一些超跌的美國股票或者其他國家的便宜資產。
第一,可以適當出售一些美國國債。現在市場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依然很旺盛,這是中國出售美國國債的最佳時機。如果美國國債市場已經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那時中國再拋售美國國債就變得非常困難了,中美之間的利益衝突就可能變得十分嚴重。
第二,建議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向中國求助的國家發行人民幣債券。也就是說借款國發行人民幣債券,向中國政府、中資機構,甚至中國老百姓借人民幣,用融到的人民幣來購買中國的外匯,或者拿外幣來兌換人民幣,再還給中國的債權人。
第三,應該更為積極地參與同世界各中央銀行的貨幣互換,向資本金短缺的外國商業銀行提供人民幣貸款。熊貓債券也好、人民幣貸款也好,都有助於增加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應該說這是美國金融危機給中國提供的一次機會。中國應該在東亞「10+3」的框架內發揮更大作用。
第四,利用現在的有利時機購買石油等戰略物資。石油之類的戰略物資對中國來說是真金白銀,總比拿美元更為安全。此外,中國外匯儲備中黃金的比重極低,適當增加黃金儲備也是必要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