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打壓存在競爭公司暗中大發橫財
鉅亨網新聞中心
長期以來,搜索引擎巨頭谷歌一口咬定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司。”谷歌開始只是單一的搜索引擎,但現在已經大大拓寬了其品,包括自己的瀏覽器、電子郵箱、地圖服務和購物網站等。公司最大份額的收入來自廣告銷售。
然而,隨谷歌到處投資擴充盡可能多的業務,面對谷歌的不透明做法,許多受打壓的公司的投訴越來越多。批評人士稱,凡是直接與谷歌品存在競爭的公司,都無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壓。德國媒體集團總裁托馬斯·埃貝林說:“几乎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一個搜索結果出現在搜索結果列表中的前10位,但我們都知道,如果你再與谷歌糾纏,置頂的機會都會消失。”
如今,越來越多的用戶、競爭對手和廣告商都開始懷疑谷歌的經營手法,大西洋兩岸的反壟斷調查也正在進行中。歐盟競爭委員會和美聯邦貿易委員會已經分別從2010年和2011年起,對谷歌是否濫用權力展開初步調查。
自行決定相關性和最佳對策
谷歌快速、輕鬆且自由,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全能幫手。隨智能手機的問世,谷歌現在無處不在,彷彿數字時代信息叢林中的瑞士軍刀,呈現給我們一個真實的世界“谷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司,我們也沒有這樣的打算,”創始人在2004年的招股說明書寫道。
但是,谷歌現在面臨的質疑越來越多。一些公司抱怨谷歌把它們拒之門外,另外一些公司聲稱每當做出谷歌不喜歡的決定則會受到其懲。行業協會說,依賴谷歌的客戶受到誤導和欺騙。
谷歌目前與其他公司毫無二致,都是嚴格尋求利用市場影響力,有時達到打壓客戶和用戶的程度。谷歌盡管承諾增加透明度,但一旦涉及自身卻做不到這點,即使解釋也總是含糊其辭。例如,該公司解釋說“相關性”是決定性因素。但相關性和最佳對策都由谷歌自行決定,而這會給用戶和理財帶來嚴重后果。谷歌雖然一直標榜自己中立、客觀,但貨幣化的經營模式顯然與之背道而馳。尤其涉及自身的品和服務時,谷歌會受切實利益的支配。這為在市場創造了危險的亂象:谷歌可選擇客戶;而客戶想成功則必須與谷歌結盟並投入巨資。
喪失中立性暗中強化自身
營銷渠道
谷歌搜索的秘訣可追溯至公司初創時,“網頁排名”方法是布林和佩奇在斯坦福大學上學時開發的。一些專家認為,中立性在那時就已喪失;畢竟,程序員必須決定因素的權重分配。布林和佩奇選擇了“連結流行度”:連結多的網站的排名高於連結不多的網站。這是谷歌密算法的“常量”。許多批評人士認為,中立性的真正失效始於5年前,谷歌開始推出“谷歌郵箱”、“谷歌地圖”、“視頻網站”及“社交網絡”等新業務之時。這些谷歌品的優惠待遇是投訴的焦點。
希瓦恩·拉夫是向谷歌發起法律挑戰的第一人。希瓦恩是一名計算機科學家,與丈夫一起經營價格比較網站。該網站是“垂直搜索引擎”,深受許多供應商網站的厚愛。2006年6月,該網站突然消失,再沒有出現在第一頁,導致訪客數量大幅下降、銷售額暴跌。希瓦恩提出申訴但無濟於事,沒有人解釋降級的原因。
[NT:PAGE=$]
這對夫妻於2009年11月提出申訴。僅一個月后,谷歌顯然糾正了錯誤,該網站迅速回升到第一頁。希瓦恩夫婦盡管從數字荒原回歸,卻被谷歌欺騙40多個月。“谷歌如何打壓該網站,她們都有記載”。該網站聲稱,谷歌的“品搜索”獲得優惠是蓄意的。僅從2007年到2009年,“該網站的客戶流量下降41%,而谷歌卻增加了125%。”希瓦恩夫婦認為,由於谷歌的操縱,“看似中立的搜索引擎變成了谷歌品一個非常強大的營銷渠道。”
跟谷歌較勁受打壓置頂機會消失
法國一家法院在2012年年初得出不同的結論。Bottin繪圖公司起訴谷歌濫用市場影響力,法院裁定谷歌賠付400萬元。與此同時,法國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提出類似索賠,金額高達24億元。德國媒介集團管理層也對谷歌的商業行為不滿。例如,集團營銷公司總經理托馬斯·波特輸入足球節目“奔跑”,進入谷歌后發現YouTube出現在前面,而且複製的還是“奔跑”的內容。波特稱,“谷歌沒有透露這樣排序的原因。”
今年9月份,媒介集團總裁托馬斯·埃貝林表示,“几乎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一個搜索結果出現在搜索結果列表中的前10位,但我們都知道,如果你再跟谷歌較勁,置頂的機會都會消失。”谷歌對此種抱怨往往敷衍了事。
廣告陷阱重重缺乏透明度
因為頭名的排位價值連城,所以谷歌將“休假”或“私人醫療保險”等熱門詞彙的最佳排名當成廣告銷售。結果配上彩色的背景顯示在右邊欄,也需要購買。谷歌稱,它使用拍賣系統出售關鍵字。“廣告字”再輔以“內容廣告”可把谷歌廣告投放到第三方網站。二者為谷歌創造了超過90%的銷售總額。
搜索窗口每一毫米的地方都來之不易,尤其是那些促銷的檢索詞。搜索窗的頭條之所以令人垂涎,是因為45%的用戶無法區分廣告和結果。這也說明,谷歌的確存在陷阱。受打壓的公司指責谷歌缺乏透明度。
另外,谷歌管理人員盡管手眼通天,但是接到的投訴也不少。他們掌管廣告的生殺大權。政策小組會對不符合要求的用戶徵收款。一個公司如果運氣不好,會滑落到最后,在最壞情況下被拒之門外。有些公司想購買廣告,但不允許。銷售電子香煙的一個廠家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廣告字”規定禁售電子香煙,但顯然未做到一視同仁,電子香煙最終投放到亞馬遜網站上。“亞馬遜是谷歌的主要客戶,它可以投放而谷歌卻不允許。這種做法極大地傷害了我們企業。”老闆赫爾曼說。
拍賣暗箱操作供應商錢袋定排位
谷歌事后認了錯,公司發言人表示,“鑒於廣告收入數十億,這種違規是難免的。”許多受打壓的公司都心煩意亂,正在悄悄採取行動。歐洲城市公司董事長比爾曼對谷歌提出了多項訴訟。歐洲城市公司為了吸引用戶,打出了帶“慕尼黑城市地圖”或“漢堡城市地圖”等相應檢索詞的廣告。但谷歌涉足地圖業務后,歐洲城市公司的生意變得步履維艱。谷歌不僅挖走慕尼黑官方網站,而且免費提供地圖資料。作為回報,谷歌可獲得其廣告收入的分紅。
[NT:PAGE=$]
2010年初,比爾曼在谷歌打出廣告為其推出的城市地圖造勢后,他很驚訝地看到點擊次數存在明顯的價格差異。漢堡的點擊次數保持標準價格水平,但慕尼黑的價格上漲了大約4點。比爾曼懷疑谷歌的拍賣方式不透明。谷歌否認從事這種卑劣的行為,稱可能有各種原因導致廣告客戶的點擊成本上升。因為熱門檢索詞的點擊成本不斷上升,所以搜索引擎優化都很出色。柏林AKM3中介機構的梅森就是其中之一。一家金融服務供應商多年來一直佔據頭版頭條,目前,梅森正在對其網站進行分析。梅森熟知谷歌的技巧,也熟悉行業的問題。“當然,搜索引擎優化總是有風險的,因為過度優化的網站會受到谷歌的打壓,”梅森說。“但不優化還不行,因為大家都在做。”
需要指出的是,涉及搜索品或服務時,供應商錢袋的大小才至關重要。通常,任何人想在某個網頁的頭版頭條出現,無一例外都要掏腰包,要麼付錢給谷歌,要麼買通內部或外部的搜索引擎優化師。
(史春樹)
【相關新聞】
美歐政府挑戰谷歌 期盼抗衡品問世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准備打一場重要的反壟斷戰,不僅《紐約時報》披露了內部備忘錄,而且機構最近聘請有關專家等人事決策也表明,情況就是這樣。在歐洲,抉擇時刻也日益臨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歐盟競爭委員會專員阿穆尼亞羞於採取法律行動,反而專注於谷歌的約束承諾。一場正式的反壟斷行動會耗時數年,消費者也得不到任何好處。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起反壟斷案例中,谷歌首次做出了讓步。現在谷歌已首次向委員會遞交了提案,並且在布魯塞爾接受調查。例如,谷歌願意用色和谷歌品牌名稱使其服務更易於辨認。
但是,對大西洋兩岸的反壟斷當局而言,這還不夠。為了尋找補救措施,弗賴堡法學教授鮑裡斯·拜爾建議制定競爭、質檢、行為守則和投訴中心的國際標準。部分公司則期待一款公用歐洲搜索引擎的問世。去年,《法蘭克福彙報》的合作出版商施爾瑪赫將其形容為“當今最重要的科技攻關項目”。
該想法存在的唯一問題是,以前已經嘗試過而且失敗了。“多媒體搜索引擎”應該是法德兩國抗衡谷歌的答案。但是,德國經濟部不想參與合資,而是決定推出自己的“忒修斯”項目。
其結果是,谷歌盡管曾經是這樣非傳統,但現在反壟斷機構可能會迫使其回到傳統路徑。但想要在谷歌王國創造更公平的環境也很難,在市場和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老套路和舊模式勢必會步履維艱。反壟斷機構要想找到合理的對策,似乎是目前面臨的最迫切、也是最困難的任務。
(史春樹)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