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政懸崖恐慌 真有那麼怕?又該如何衡量?
鉅亨網楊琇羽 綜合報導
現距離年底已不到 50 天,除非國會能儘快採取行動,否則一旦年底規模達 6000 億美元增稅與聯邦減支計畫自動生效,對美國經濟成長傷害甚鉅。歐巴馬政府與國會領袖也在加緊談判,避免走向所謂的財政懸崖。
美股在近兩個月波動甚大,跌幅甚深,除了上季公司財報多數不如預期的利空,報導多指向財政懸崖恐懼感作祟,投資人保守操作,或是遠走高飛轉向其它市場。
報導指許多民眾對歐巴馬政府解決財政懸崖能力沒有信心,這樣的情緒反應在歐巴馬勝選後的美股表現。
當前市場投資人,大多如何看待財政懸崖的發展:會發生並帶來大災難,或是會發生但沒那麼致命?何者為現時多數投資人的情緒?所謂的市場情緒又該如何衡量?有什麼客觀科學的方法?
紐約資產顧問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 Michael A. Gayed 認為,只要追蹤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國內重大事件、與營收成長最為敏感的個股走勢,即可窺知一二。
一般來說,小型股企業多仰賴國內經濟發展,而S&P 500 股指裏面的大型股企業,則因為事業版圖跨及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營收貢獻大,不僅止於美國本土,會受到財政懸崖影響相較為低。
小型或資本額較低的在地企業,營收多仰賴美國經濟良窳與國內市場需求,有鑑於此,羅素 Russell 2000 小型股指數近幾月表現,理應大幅劣於 S&P 500 大型股指數。
Gayed 指從 iShares 羅素 2000 小型股指數基金(Russell 2000 Index ETF)與標普 500 指數基金(S&P 500 ETF) 兩相比較之下,可發現近期兩者的 price ratio 接近,並未明顯分道揚鑣,據此,Gayed 認為這可解釋是市場認為財政懸崖發生機率低,不過由於 price ratio 未上揚,顯示市場也沒有樂觀到可以放膽投資,畢竟目前看來還是沒有明確又快速的解決之道。
對於關注財政懸崖對股市影響的投資人而言,這兩項股指基金的 price ratio 之差,不啻是一項較科學的觀察指標,做為股市投資參考。
(圖片翻攝自 CNBC.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