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會議力推多邊區域經濟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10月15日 16:16
世界已迎來多極化時代,政府間國際組織無疑是促進多邊關係良性發展最有效磋商平台。上海合作組織不僅在地區防務安全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成員國合作領域的拓寬,上合組織也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愈加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八次會議10月1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公報重申上海合作組織將大力開展經貿、能源資源、農業、交通、通信、質檢、文化、衛生、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公報還就加強多邊經濟合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等幾方面經濟議題達成一致,並商定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經濟發展監測機制。
對此,相關專家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是年僅「八歲」的地區性國際組織,在這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和重視。而近年來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進行的其他領域交流合作逐步走向機制化和多元化。從以前的有限領域到今天涵蓋貿易投資、海關、金融、稅收、交通、能源、農業、科技、電信、環保、衛生、教育等眾多領域,上合組織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進程中一步步深化。
上述專家表明,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互補性很強,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的經濟合作是客觀而必須的選擇。專家表示,四個中亞成員國資源豐富,但所需資金短缺。近年來,中亞幾國也曾對西方國家寄予希望,但得到卻是要求進行「民主改革」、「市場經濟」等附加條件,這讓中亞幾國望而卻步。
而中國始終堅持在平等國家關係基礎上發展同各國關係,在與成員國合作時不會有眾多附加條件,受到中亞各國的歡迎。並且現階段中國能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積極同上合組織成員國發展經濟既能「助人」,也能實現「自助」。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日前「上海合作主旨工商論壇」積極肯定上合組織在促進多邊經濟合作所發揮的作用。他強調,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近年來取得積極進展。成員國間貿易量占各自外貿總量的比重逐年提高,跨境投資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展、層次不斷深化。
對此,這位專家表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尤其在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各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組織成員國更需要通過「上合」這一溝通機制,加快投資和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發掘促進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的新增長點。此次會議達成成果表明,上合組織不僅是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地區軍事和政治組織,而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上海合作組織也日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的前身是「上海五國」機制。而「上海五國」機制發源於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以中國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國為另一方的關於加強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談判進程的組織。上合有六個成員國: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其成員國國土面積占歐亞大陸面積的六成;總人口十五億,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魏香鏡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