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吳志攀:中國股市的發展應幫助中國企業成長進步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教授日前出席了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辦的第一屆“上證法治論壇”。他在發言中指出,中國股市的發展一定不要僅僅為資本逐利的市場,而是要幫助中國企業成長進步。

吳志攀稱,20年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是中國改革開放史上劃時代的重要事件。同時,上交所又是一個發動機,對中國經濟、中國社會乃至中國歷史發展的走向影響都是巨大的,為中國持續繁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這20年里中國的金融法律體系從無到有,逐步建立和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效率的金融監管模式。”吳志攀表示,在這樣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應該對20年來中國金融法治的發展演變進行回顧和總結。同時,也要集中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和應對未來各種挑戰,進一步完善金融法律體系,從而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實現社會的公平。

對于中國資本市場這20年發展歷程的評價,吳志攀概括為五點。他指出,第一,在我國各類市場中,資本市場相對而言是最為透明的,因此也是最能夠被公眾監督的市場。第二,資本市場相對而言是法治化程度最高的,盡管監管還有待完善,還有許多復雜的問題,但基本上我國證券市場的法治是最嚴格、最有效,也是最公平的。第三,資本市場可能是與國家政治穩定關系最敏感的,比如說證券市場的興衰雖然不能決定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可以看作國家發展大勢的一個標志,因此,維護好市場的健康與穩定,對于國家的穩定有重大關系。第四,資本市場的效率可能是最高的,因為在過去20年我們的市場走完了西方幾百年走過的路,這樣的發展速度在全世界也是很罕見的。第五,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是最高的,雖然中國的市場并沒有按照西方的模式,也沒有完全開放,但是這個市場已經具備了國際市場所有的特征。



在發言最后,吳志攀強調,中國股市的發展一定不要僅僅為資本逐利的市場,而要幫助中國企業的成長進步,同時也要關心和保護股民的利益,促進人民共同享有經濟發展的成果。通過嚴格的、公正的、符合中國具體國情的法律監督體系,確保資本市場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