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結緣文化產業,中國保險業迎來"世博契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世博會在中國的舉辦,為國內保險企業嘗試文化產業保險服務,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契機。對尚未直接涉足文化產業的中國保險業而言,為世博會展品和藝術品這一特殊標的承保,首次考驗了國內保險商的綜合創新能力。

世博保險方案中,中國人保、中國太保等9家保險機構組成共保體,為世博展品和藝術品提供風險保障。

基于“世博平臺”的國際標準,4月10日至5月末于上海開幕的陳逸飛畫展,獲得了來自中國太保總保額達6億多元的風險保障,在參照“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品和藝術品保險條款”的基礎上,添加了運輸險,不僅承擔參展期間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造成作品丟失或損壞的風險保障,還承擔作品運輸的風險保障。

世博契機,讓中國保險企業開始“試水”文化產業,但能否走出文化產業保險這一相對空白地帶,成為擺在諸多保險商面前的共性難題。


世博帶來機會

按照上海世博局的要求,所有展會參與者必須投保綜合責任保險、建筑安裝工程險、財產保險、展品和藝術品保險等四項規定保險,后三者由中國人保牽頭的12家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承保,包括東京海上和三井住友兩家日資保險公司,每項保險分別有9家不同公司參與,引發公眾關注的世博展品和藝術品保險,首席承保人中國人保的承保額占到60%,身為第二大共保公司的太平洋產險,承保份額為9%。

據悉,中國人保已經就中國館內展出的清明上河圖、銅馬車等展品進行承保,美國館等國外展館的展品和藝術品,也已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了承保,其中丹麥館的小美人魚銅像由丹麥政府擔保,并未參加世博保險方案。

鑒于世博會展品和藝術品在接收、裝卸、展出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損壞,世博會將展品和藝術品保險列為規定保險。歷史資料顯示,1970年大阪世博會中,香港展館的寶石被盜,導致4500萬日元的損失。

中國人保上海分公司世博營業部總經理沈惠利此前表示,作為首席承保人,中國人保要對參加世博保險方案的文物進行價值評估、鑒定及保費測算等,一旦出現展品和藝術品的保額過大等問題,中國人保會考慮與英國勞合社等安排再保險方案,以確保承保能力。

欲試水文化產業

記者采訪獲悉,除傳統的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公眾責任保險和會展保險外,目前各大產險公司專門針對文化產業及文化企業相關項目的保險產品仍屬空白,中國人保也尚未“直接涉足”文化產業,個別曾經嘗試開發相關保險產品的保險公司也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真正開展起來,結果,一些文化產品諸如耗資巨大的影視劇制作,其“完工險”多從美國市場購買。

“尤其是一些藝術作品,只要出現一點損傷就有可能喪失價值,具體的損失很難估量,因此造成保險企業對這類特殊商品的承保非常謹慎。”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郝演蘇教授稱,正因為估值的難度和市場供需關系的變數,導致文化產品的承保相對困難。

財政部、央行、文化部等9部委此前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保險業根據文化企業特點開發適合文化企業需要的保險產品,如知識產權侵權險及演藝、會展、動漫、游戲、各類出版物的印刷、復制、發行和廣播影視產品的完工險、損失險、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等,并建議按照“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合理確定保險費率,對信譽好、風險低的文化產業適當降低費率,以提高保險在文化產業中的覆蓋面和滲透度。

顯然,保險機制的引入,將有助于分散、控制文化產業項目的運作風險。中國人保總裁吳焰此前表示,中國人保將積極研發文化產業新險種,建議在國家產業積極引導和財政資金的適度支持下,通過保費補貼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降低文化產業的承保風險,同時按照投資安全性、收益穩定性原則,著手研究保險資金投資文化企業的各種方式和可行性。

不能停留在“概念”上“在成熟的保險市場,文化產業各項活動所涉及的財產風險、人員傷害風險、法律責任風險及財務(盈利)損失風險,均擁有全面的產品可以承保,如大型展會及文化活動的公眾責任保險,投保率非常高。”外資險商美亞保險(北京)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公司針對文化企業推出了商業綜合責任險、電腦職業責任保險,以及針對中小工商企業的“工商通保”綜合保險,一站式承保文化企業通常的財產損失、公眾責任和雇主責任等風險,另向中國市場推出了“傳媒職業責任保險”,專門針對傳媒行業發布內容可能帶來的侵犯名譽權訴訟抗辯費用埋單。

“目前國內市場已經有了會展保險,但尚無針對文化產業的信用保險或出口信用保險,鑒于文化產業風險的特殊性,短期內文化產業信用保險仍將停留在‘概念’上,不會有大的進展。”郝演蘇如是認為。

《指導意見》要求,保險機構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針對文化出口企業的保險服務”,對符合《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條件,特別是列入《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目錄》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的文化出口企業和項目,應積極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服務。

“但出口信用保險目前為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專營,其他商業保險公司尚未獲批經營,并且出口信用保險對于上述交易的審核,可能考慮的風險和評估會更加繁瑣,比如不同國家的市場法規和知識產權保護規定等,一些產品類別的風險,有可能會相當大。”某中資產險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