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業今年形勢"前高后穩"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工信部在昨日發布的《2009年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公報》中表示,2010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形勢比2009年要好,但形勢中的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預計2010年全行業總體可能出現前高后穩的態勢,全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將超過6%,產品出口將實現正增長,軟件業務收入增長25%。
工信部指出,2010年,世界經濟逐步復蘇,主要經濟體出現好轉,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加快。但還要看到,國際市場環境趨緊,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同時,電子信息產品生態設計和環保要求愈顯迫切,低碳經濟的理念日趨盛行,都將對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帶來深遠影響。
國內方面,該公報認為,2010年,我國經濟形勢將好于2009年,國務院調整完善了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中央工作經濟會議上預計全年GDP將保持8%的增長水平,社會消費品市場將保持兩位數增長。電子信息產品市場依然看好。
不過,公報強調,當前產業增長與政策拉動效應密切相關,特別是投資拉動作用明顯,真正基于消費和創新的拉動機制仍待完善,農村和中小企業市場需要進一步拓展。同時,產業核心基礎薄弱、關鍵技術和元器件受制于人、低水平重復建設等深層次問題將在較長時間制約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2009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收入51305億元,同比增長0.1%;利潤1791億元,同比增長5.2%;出口交貨值28932億元,同比下降5.6%。軟件業務收入9513億元,同比增長25.6%。
就當前的產業環境,公報認為,當前核心領域的政策仍不能滿足產業需要。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新政策始終未能出臺,嚴重影響企業發展的信心。國家增值稅制轉型后,集成電路、液晶面板企業進口面臨的增值稅稅負壓力巨大,嚴重影響企業的流動資金。以舊換新政策不斷落實,但配套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仍需完善。
同時,公報還認為,近幾年,國家實施匯率改革、出臺新勞動合同法、統一企業所得稅率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人民幣升值預期明顯,將對產品和服務出口帶來不利影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