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爺:10兆港元熱錢囤港不符實 分析一下就知道!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10 兆港元熱錢囤港炒作人民幣的消息在媒體間吵得沸沸揚揚,令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蒙上陰影,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 (1) 日罕見地出來澄清內地官方媒體報導,指 10 兆港熱錢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大家分析一下就知道!
《星島日報》報導,陳家強昨天表示,留意到 10 兆元 (港元,下同) 熱錢囤積香港、並伺機流入內地的報導,但他認為報導與事實不符。他指出,現時在香港運作的對沖基金,主要投資在香港以及亞洲區的股市,所管理的資產只有大約 5000 億港元。全球對沖基金總資產只有大約 16 兆港元,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會否有 10 兆元在香港囤積。
陳家強指出,資金從香港調往內地,主要依靠 QFII (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制度,目前已有相當監管,對沖基金不是可以隨時將資金調往內地。在 2008-2009 年,只有 6000 多億港元資金流入香港,當中大部分是參與新股集資,屬於長線資金,並非短線熱錢。
港府今年大力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希望為金融業帶來商機,但近期有消息指內地關注熱錢取道香港進軍內地的問題,因此暫時放慢開放人民幣市場的步伐。
內地媒體《新世紀》周刊日前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人民銀行對於很多離岸人民幣結算額度沒有按規定用於貿易,而是挪用作投資感到不滿,並預期人行不大可能擴大對本港人民幣業務的供應額度。不過,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北京訪問時,強調一直有跟進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並沒有見到挪用的情況。
曾在投資銀行任職的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黃元山指出,單從正式公布的數據,未能評估香港是否已成為內地的熱錢中心,因為很多交易都是透過非正式渠道進行。他擔心假若香港把關不嚴,內地便難以放心讓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在本港的熱錢未必有 10 兆元之多,但會較港府所說的為多。事實上,熱錢不一定來自對沖基金,私募基金以至外國上市公司的投資組合,都可能是熱錢的來源。
社科院金融專家尹中立日前表示,大量資金伺機湧入中國,股市成為首選。自 10 月中起的 27 個交易日,保守估計,應該有超過 1 兆元人民幣的新增資金進入了內地股市。尹中立續稱,由於內地限制外國人購買房地產,來自境外的灰色資金遂被逼轉戰股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