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公租房做REITs或更合適

鉅亨網新聞中心


《第一財經日報》日前獲悉,央行和證監會正在積極研究以保障房為物業池對象發行REITs的試點方案。天津廉租房REITs的方案已經在央行層面獲得通過;上海方面,也由原來的四大國有地產集團商業物業轉向為保障房設立REITs。為此,本報專訪了建銀精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副會長李曉東。

第一財經日報:REITs試點的物業池已經全面轉向,天津以廉租房為對象,上海目前提出的是保障房,但還沒有明確是保障房中的哪一塊,你認為目前REITs應為哪部分物業融資?

李曉東:天津以廉租房做REITs,基本方向是對的。但我認為,以保障房體系里的公租房做REITs或許更合適。

我的觀點是,并不一定要為公租房去建新房,各個城市都有一些60年代至90年代建起來的公房。這部分房子拆掉也是浪費,新建又會浪費。這一部分房屋如果由政府買下來,用REITs裝修,再以較低的租金租給需要的人。真正廉租房方面,應該由政府來解決。


在香港,并不直接以廉租房做REITs。香港的領匯基金,是以廉租房社區里的商業配套和停車場等收費物業做REITs。

日報:去年各地有的提出以商業物業打包做REITs的方案,有的提出以工業物業打包做REITs,現在以保障性住房為主打方案,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是什么?

李曉東:保障房建設的財力不足。今年,中央政府提出要建580萬套保障住房和舊城改造住房,中央對此的撥款是600億元,平均每套房約為1萬元,遠遠無法覆蓋成本,剩下的錢需要地方政府來籌措,資金需求應該是促成方案轉向的一個因素。

當然,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理解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日報:以商業和工業物業為主的REITs,會造成給房地產加溫的效果嗎?

李曉東:這是一種誤解。

第一,REITs也好,繁榮房地產金融也好,是增加供給的一種手段,反而是能夠給高房價降溫的。增加房地產市場供給,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供地,二是供錢。只供地不供錢,會造成土地流拍,影響未來的供給。上半年,上海市只完成全年供地計劃的16%,北京市完成率是22%,就是這種情況。

第二,發展房地產金融可以分流炒房的資金和需求。原來炒樓、拉動需求的資金,現在作為開發資金來增加供給,從而能為平衡供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可以攤薄房地產商的利潤率。原來被開發商壟斷的利潤,可以讓大家分享,攤薄房地產的暴利。讓普通老百姓分享房地產蓬勃發展的好處,哪怕只有幾萬塊的資金,也可以當個小開發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