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最新研究:手機使用和腦癌發生率之間並無關聯
鉅亨網鄭杰 綜合報導
根據一項最新的大型研究發現,使用手機和腦癌發生率之間並無關聯。
《USA TODAY》報導,根據《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周四 (3日) 刊登在網路上的文章指出,北歐 4 國的研究人員發現,自 1998-2003 年之間這 4 國的手機使用率大幅提高,不過診斷出有腦瘤病例數量並沒有增加。
此研究結果也很多數其他的研究結果一致,包括一項美國調查關於 1987-2005 腦瘤發生率的研究。國際癌症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Cancer) 也有一項長期的多國研究預計在進幾個月內會公布。
美國癌症學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的 Michael Thun 表示,有些人會因為手機發出的電磁波而對於使用手機有所疑慮,然而,手機所發出的電磁波是一種非游離輻射的低頻電波,這種輻射線能量太弱不足以破壞 DNA,且據科學家所知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生物程序受到電磁波影響後會產生腦癌。
Thun 表示,像是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這類輻射線眾所皆知的確會導致癌症沒錯。
瑞典、丹麥、芬蘭、挪威這北歐 4 國,為了研究腦腫瘤發生率回溯自 1973 年起的神經膠質瘤和腦膜瘤,他們也承認他們的研究有其局限性。
根據研究內容,有可能他們研究的 1600 萬名成人的樣本數太小,難以發現微幅增加的風險,特別是如果腦瘤是發生在特定的子群中。
休士頓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的 Melissa Bondy 表示,還有一種可能是腦瘤需要超過 5-10 年的期間才能生成。
Bondy 指出,手機和癌症之間關聯性的研究中還有許多重大障礙。即使研究可以發現腦癌發生率增加,也不代表手機就一定是罪魁禍首。Bondy 認為,像這樣的研究可以發現兩者間的關係,但是不能證明彼此的因果關係,許多其他趨勢也同樣可以解釋癌症發生率的變化。
而其實擔心手機可能會造成影響的人現在幾乎已經可以完全免除暴露在電磁波的風險中,他們可以使用耳機、擴音器、或是藍芽耳機。
Bondy 呼籲現在還是應該要謹慎防範手機的使用,特別是針對兒童,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是在發展階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