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流行建縣級電影院 業內擔憂“過熱死”
鉅亨網新聞中心
浙江2010年以來省內多個縣城競相興建高檔影院,這些電影院大多由私人投資或入股。業內擔憂,當前民資一哄而上、沒有秩序進入的局面可能擠垮市場。
據每日經濟新聞3月2日報道,2010年以來,富陽、諸暨、永康、余姚、海寧、象山……浙江省內的多個縣城競相開業或興建高檔影院,據了解,與以往電影院以國有投資占主導的模式不同,這一次,這些興建的高檔電影院大多數是由私人投資或入股。有浙商甚至表示,已經準備進入國內其他二三線城市等空白市場。
多位投資商表示,當前民資一哄而上、沒有秩序進入的局面可能擠垮市場,并建議有關主管部門提出規劃及指導意見。
現象:浙江縣城高檔影院激增
“我們是來看《錦衣衛》的,以前要看電影要去店口或杭州,太遠了。”上周末,在諸暨某影城大廳內,高中生張浩和他的幾個同學一起正在等電影開映。從1月30日開業以來,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不過記者注意到,盡管這家影院絡繹不絕,但已經沒有了剛開業時“搶票“的火爆。
這家總投資1,000萬元的影城是由樓偉甫及其朋友私人投資建設,按國家五星級影院建造,擁有6個國際標準電影廳(包括3D影院),近千個座位,目前已加盟浙江時代電影大世界有限公司,電影均為首輪上映。
“我很喜歡看電影,但每次都要開車到杭州去看,很不方便,諸暨很需要新影院。”樓偉甫透露,諸暨的老電影院由于大規模的舊城改造被拆后,市區內已有4年時間都沒有新的現代化影院重建,當地人對電影一直處于“饑渴”狀態。
“實際上,大家都看好了這個市場。在諸暨,現在還有不少人在選址,準備開電影院。”一位當地人士透露。
據悉,浙江很多縣城電影院曾在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后由于缺乏片源、技術落后等原因大多衰落、倒閉。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消費水平以及電影技術水平的提高,高檔的新型影院近期在浙江各大縣級市開始迅速涌現。
據了解,除了諸暨,紹興市下轄的紹興市區、上虞、嵊州、紹興等地年內都將新開電影院。此外,慈溪、義烏橫店、富陽、諸暨、永康等縣城都興建了電影院,余姚、海寧、象山、嵊州以及金華下屬的縣級市等地的電影院也在籌備中。與以往電影院以國有投資占主導的模式不同,近期內在浙江各大縣城遍地開花的電影院,大多由私人投資或控股。
據浙江時代院線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在省內縣級城市陸續建設12家多廳影院,并在2015年之前基本完成省內所有縣級城市多廳影院的布點。
據了解,浙江近期已經開業的不少投資電影院的私人老板均是本身或從事電影或文化相關產業,或是自身擁有合適的物業,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有不少電影行業的“門外漢”也在追趕潮流。
“現在每天接到十幾個各地的沒接觸過電影、不懂行的人的電話,要和我們合作開電影院,這個市場太火爆了。”金華大華影視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洪兆成表示。
洪兆成從1992年開始拍電影,也做過電影發行,但后來發現這些業務風險都很大,都不如建影院。
收益:收回成本需5年
據了解,浙江一些私人投資影院,為保證片源以及獲得影院設備、裝修和營銷培訓的專業指導,均加盟浙江時代院線等院線,進行統一管理。
事實上,影院投資并不是高利潤的行業。有投資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電影票房里面,電影制片方要抽走40%-46%,院線提5%,還要上繳國家5%的電影專項基金和3.3%營業稅,再除去房租、水電和人工,電影院利潤并不高。”樓偉甫表示,“我們預計第一年400萬元-500萬的票房,第二年600萬-700萬元,第三年800萬元-900萬元……預計5年才能收回成本。”
盡管經營電影院并不是暴利行業,但浙江老板們主要看中的是“建影院的風險相比其他一些行業,還是比較小的。在金融危機中,仍然保持快速增長,雖然投資回報慢,但是比較穩定。”。
據了解,由于投資成本高(200萬-300萬元)、票價高(150元-180元)、片源少,大多數影院并沒有引進當前較為火爆的IMAX3D巨幕影廳,而紛紛選擇了成本較低在70萬-80萬元的3D屏幕。
對于諸暨新開影院客流目前并不十分火爆的狀況,樓偉甫坦言,“開業時正值春節、暑期檔高峰,平時是比較平穩的,我們預計這個時候平均每場上客座率在20%就已經不錯了。”他表示,“短期來說,賺不賺錢都無所謂,近期內主要還是要先把市場培育起來。不管怎樣,長期做下去也不會虧的。”
此外,采訪中,了解到,40元、50元左右的票價對于縣城的消費者來說,仍然顯得有點高。多家投資商表示,票價降不下來主要是投資成本太高,此次1,000萬元的投入光設備成本就占到了400萬-500萬元,只有把這部分成本降下來,才能真正把票價降下來。
此輪影院投資,浙江民間資本影院投資潮還主要集中在浙江一些縣市,而多位投資商表示下一步還將在國內其他地區興建電影院,而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著手聯系考察物業等。
動機:票房增長刺激投資
有業內人士分析,浙江各地刮起影院興建風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制片業的蓬勃興起。除了進口大片,國產電影也開始日益紅火起來,而隨著大量國內外大片的輪番上映,國內票房收入也大幅攀升,無疑催生了影院投資熱潮。
“現代化影院的建設和原有影院的升級在2009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受2009年國內電影產業快速增長和2010年初電影產業出臺利好政策的影響,今年影院建設和升級的速度將會加快。”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指出。
“和國外相比,中國的電影票房增長的潛力很大,這也是推動影院投資的重要原因。”多位投資商表示。
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電影票房收入達到62億元,較2008年增長43%。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達到35億元,占據全年票房總額的56.6%。
據了解,2009年全國有21部中外影片票房收入超過1億元,比2008年增加9部,合計票房38億元,約占年總票房的60%。
“隨著國內電影消費需求的增長及電影市場的成熟,未來票房預期會有大幅度遞增,預計今年將會有近100億元的票房。”浙江一位電影投資人士表示。
以賀歲檔電影為例,數據顯示,2008-2009年賀歲檔總票房額達14.7億元,同比增長55.3%。今年賀歲檔票房數額達近30億元,同比增長100%。
業內:擔心盲目競爭擠垮市場
“原來不是電影業的人,都想做電影了!”一些投資人士表示,當前電影院的盲目投資已經引發了普遍擔憂。
“城鎮電影院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取決于該地區的經濟條件和電影市場飽和度,如果一個縣級市出現了多家電影院則會帶來惡性競爭。”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丁亞平指出。
據了解,在浙江富陽當地,與開業不久的時代電影大世界僅隔4個月,還將開出當地第二家高檔電影院,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之前是洪兆成手上的。據洪兆成透露,考慮到富陽已有一家影院先開業以及富陽的狀況,最后他還是退出了上述項目。
樓偉甫表示,現在影院已經不太擔心片源的問題,更擔心一些私人投資者盲目投資,“如果在市場還沒有培育起來,市場需求量還不那么大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很可能把市場擠垮。城市越大越好做,但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飽和,一定要先考察生活水平、文化娛樂消費觀念。”
對于當前影院投資熱潮,洪兆成表示,希望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對各地尤其是縣級市影院建設總體上有一個規劃,讓人口、消費水平與影院數量、布局成比例,而他認為現在的模式是影院建好之后再去審批,不能有效發揮指導作用。“一個10來萬人的縣城,一下開出三四家影院怎么生存?肯定有一部分會死掉。”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