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調查:企業社會責任 光寶科獲五星獎 台積電得楷模獎
鉅亨網記者游玉琦 台北
遠見雜誌舉辦第6屆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從近千家企業中分組篩選出得獎企業,由於本次調查提升國際認證比重,使得各大企業評分全下降,創下調查6年以來的新低紀錄,調查發現水資源與節能減碳議題,仍未成為各大企業普遍的努力目標;此次獲獎的重量級企業有榮獲五星獎的光寶科(2301-TW)與摘下楷模獎的台積電(2330-TW)等大廠。
將近千家廠商分為3組,其中上市公司組還有依照產值不同進行分組,還有傳統產業、服務業、金融業等小組分組進行評分,此次調查中榮獲五星獎的得主為光寶科、旺宏(2337-TW)、裕隆(2201-TW)、信義房屋、普萊德(6263-TW)、花旗(台灣)銀行,獲選楷模獎的企業有台積電、英華達(3367-TW)、晶技(3042-TW)、南亞(1303-TW)、統一企業、中華電(2412-TW)、台灣大(3045-TW)、中光電(5371-TW)、住華、福特六和、台灣英特爾、台灣IBM。
調查多增國際認證 企業分數全拉低
為求與國際企業標準進行接軌,遠見雜誌此次調查所使用的問卷除參考「OECD多國企業指導綱領」及其他國際準則外,並加入國際企業責任最新關注項目,提昇國際認證比重,如水資源、勞動人權、性別平等、顧客關係維護等最新議題,並簡化為「公司治理」「環境政策」「社會參與」等3大面向,讓台灣企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時更能和國際接軌。
本次調查一共檢視近千家的企業,遠見雜誌將調查對象分為上市、上櫃、外商等3組,調查結果顯示,3組企業的平均成績都較去年降低,其中上市企業平均分數從去年的53.2分降至46.5分、上櫃企業從上一屆的42.9分降到33.4分、外商企業也從60.8分下降為54.1分,共創6年以來的新低紀錄。
企業考核、員工認知可見內部端倪
如何將企業社會責任內化到日常運作並與績效考核制度連結,是相當關鍵的動作,根據遠見雜誌表示,高達60%的外商企業會將企業社會責任列入績效,成為高階經理人與台灣區負責人考核項目;更有70%的外商會按照本地國情與當地需求,執行最適宜的規劃方案。
企業執行成效與企業如何與內部員工進行溝通、鼓勵具有連帶關係,遠見雜誌發現,本土與外商企業作法大不同,本土企業多以「研發公益業務或綠能產品」為手段, 其中有22.2%的上市企業與40.6%的上櫃企業並未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反觀外商企業中卻有80%者以「宣導CSR政策與理念」為主要方法,而且有20%的外商企業會提供志工假予員工。
環保議題未獲國內企業重視
已成全球聚焦議題的溫室氣體,被遠見雜誌訪問到的製造業者中,肯接受碳盤查、喊出明確減量目標的比例,竟不增反減,僅有不到一成的上市企業,曾接受碳排放相關驗證,不到20%者有訂出減量目標,外商製造業則有過半已訂出具體減量目標。
[NT:PAGE=$]
繼節能減碳後,水資源極可能是下一個企業無法逃避的重責大任,遠見雜誌今年特地調查企業如何因應水資源議題,發現超過30%的上市企業、40%以上的外商、及過半數的上櫃企業,都未採取任何動作;即便有部分企業雖開始建立回收處理系統、統計營運用水量、推動節約計畫,但更進一步的「維護水源地及生態系統」、「計算水足跡」,卻只有10%左右的外商及上市企業開始投入。
企業與民眾認知出現落差
企業已開始關注企業社會責任,但遠見雜誌卻分析出,企業與民眾關心的企業社會責任範疇中間存有不少差異,多數民眾希望企業能負起環保責任、主動揭露更多資訊、展現對外溝通的誠意;而企業最重視的公司治理、財務透明與股東權益等,反倒是民眾不關心的最後幾名。而民眾期待度高、卻普遍為企業所忽略的則有:實行公平競爭、要求供應商做好企業社會責任、維護社區關係和諧、提升社區公共環境等面向,可作為未來企業強化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參考。
遠見雜誌點出,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族群及20-24歲的年輕民眾,對各種企業社會責任面向的重視程度都相當高,可說是當前最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一群人;但由於對企業來說,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效應較難評估,導致說服企業企業社會責任不易,更難以證明能提升經營效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