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經合會非常設組織無簽署權
鉅亨網新聞中心
ECFA生效後,兩岸將各自成立經濟合作委員會。陸委會指出,經合會是海基會、海協會架構下的組織,它只負責ECFA後續的協商,並不能簽署協議,而經合會的成員是由政府機關官員組成,除了會受到行政系統規範外,國會也絕對可以高度監督。(張德厚報導)
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兩岸經合會不是常設組織,沒有專職人員,也不編列預算,只是兩岸兩會下的協商平台,ECFA正式生效後,隨之啟動的經合會將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協議、爭端解決機制等後續4項協議展開後續的協商工作。至於經合會的成員,是兩岸各自指定政府機關的官員組成,因為成員都是由政府機關的官員,必然各自受到行政系統規範,且依法接受國會監督。劉德勳:『我們這樣機制的設定,他沒有固定的組織,固定的人員,會隨著他所要去處理的內容,所屬的主管機關不同,而有不同的官員來參與,將來如何運作,會比較類似台美TIFA的結構,等ECFA生效後,就會透過海基會與大陸方面繼續溝通。』
劉德勳指出,經合會是海基會、海協會架構下的組織,等於取代過去由官員組成的業務小組,而經合會並沒有簽署權,雙方在經合會完成的後續協議,仍必須回到海基海協兩會簽署,也要送立法院完成審議、備查等相關程序,功能上不會與海基會疊床架屋,也不會有「空白授權」問題。
至於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希望兩岸儘快讓ECFA生效,並組成經合會。劉德勳說,ECFA的後續作業正由相關機關處理中,需要一段時間讓法律配套完備,我方並沒有拖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