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德國"概念背后的玄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4-03 10:35


隨著國際格局的劇烈變動,各種概念滿天飛。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滕提出了中美“兩國集團”(G2)的概念,哈佛大學歷史學家弗格森創造出了“中美國”(Chimerica)的新詞,印度政治家拉梅什則想到了“中印度”(Chindia)的說法。當然,更早一點的,還有高盛經濟學家奧尼爾提出的“金磚四國”(Bric)。

 大帽子林林總總、也頗多爭議,但其中最沒有爭議的一點,那就是其中都包含有中國。如果說上述幾個概念都肯定了中國崛起,也肯定了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力,對中國是以“捧”為主,那么最新出現的“中德國”(Chermany)概念,可就不那么好了,和“罵”中國頗有關系了。

 中國和德國,相隔萬里,國情不同,發展階段各異,關系不算太好,也算不上太差。怎么就聯成一體了?

 在創造了“中德國”一詞的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兼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眼中,中德兩國雖然有很多差異,但也有很多相似點:第一,兩國都是制造業出口大國。第二,兩國儲蓄率都偏高。第三,兩國都擁有巨大順差。


 一言以蔽之,中德都是出口大國和順差國,“中德國”概念不過就是順差國的代名詞。在美國等國以人民幣匯率對中國施壓的同時,德國也因出口強勁在歐盟內部遭遇指責。仔細看對中德施壓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逆差國。

 有鑒于此,德國《商報》曾刊文感慨說,在經濟和政治層面,“中德國”經常遭受貿易伙伴的批評,他們被批評擴大內需不夠,沒有促進所在經濟區復蘇——中國對應的是美國,德國對應自然是歐洲。因此,“這兩個國家受到不同方式的規勸,他們應該增加出口成本——對中國而言,應該讓人民幣大幅升值;對德國來說,應該提高國內工人的工資。”

 出口多了受指責,看來倒也不是中國的專利,前有日本之鑒,今有德國為伴。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在一篇文章中調侃說:“討厭鬼!你努力工作,你儲蓄,你制造商品賣出去賺錢。大家都很高興,然后,你的顧客——愚蠢的揮霍者破產了。你知道嗎?每個人都在指責你。”

 很不幸,中國和德國現在就成了“討厭鬼”,按照沃爾夫以及其他一些西方經濟學者的說法,中國需要為美國赤字負責,德國則需要為希臘等國的危機承擔責任,而且,在當前順差國和逆差國的“戰斗”中,順差國最不可能獲勝。因為,“歐元區分崩離析對德國制造業非常不利,美國訴諸保護主義對中國也十分不利。”

 中德似乎成了當前世界新危機的罪魁禍首。于是也難怪在最近逼迫人民幣升值的言論說,有美國議員就公開宣稱,中國對貨幣市場的操縱,是中國經濟每年10%的高速增長以及美國接近10%的失業率的“根源”。換言之,美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主要應歸咎于中國。

 這種可笑的邏輯,實在不值一駁。就像一個揮霍者,因為舉債過多陷入危機,不反省自己,反而倒打一耙,指責借錢給他的人不負責任,讓他陷入危機。

 也難怪,對于沃爾夫等人的指控,有德國媒體就嘲諷說,在歐洲的狂歡宴會中,德國為法國和南歐國家擔負了“廚師和服務員”的角色,后者長期享受德國提供的美味佳肴,但到付賬時卻沒錢埋單,因為他們破產了。

 “中德國”概念的背后,不過是一些逆差國對順差國的紅眼病,并希望以此高舉大棒,逼迫順差國自我打壓,讓對方從中得利。沃爾夫就揚言,在消除逆差的過程中,逆差國訴諸“保護主義手段”也是天經地義的。

 貿易平衡的目標是可以理解的,但將自身問題歸咎到別國頭上,同時為保護主義尋找理論支持,未免太強詞奪理。中國人講究“三省吾身”,每個犯錯的人,其實更應該多自我反省,自我修正。也難怪《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要載文棒喝:“希臘和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德兩國造成的,中德兩國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希臘和美國犯了錯誤,它們必須自己去糾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