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擔保額驟降24%,太極系發力理順擔保體系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我們安排今年內只發行3億元的短期融資券,明年再發剩下的2億元短期融資券,然後跟財務部門溝通一下貸款結構,看置換哪一塊貸款。」2009年9月15日,太極集團(600129.SH)內部人士說道。
由於太極系的關聯擔保屬於銀行貸款的附屬物,毫無疑問,在短期融資券降低「利率相對較高」銀行貸款的同時,太極系內部的關聯擔保肯定會隨之減少。
但理順擔保體系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早前的2009年9月5日,太極集團公開披露,公司雖然仍存在「關於公司關聯交叉擔保仍未理順」的問題,但關聯交叉擔保總額正在大幅下降。
本報記者統計,2008年年末時太極系內部關聯交叉擔保的總額高達26.59億元,但在2009年9月初已下降到20.2161億元,降幅高達23.97%。
由大變小的擔保圈
在投資者的視野當中,發現太極集團正式身陷「重慶擔保圈」的漩渦起始於2004年10月末,在短短十日之內,太極集團以令人眼花繚亂的節奏披露了一系列隱匿的擔保信息。
而太極集團的關聯企業——桐君閣、西南藥業旋即開始自查,並分別於2006年3月和4月分別發現了5筆、3筆未及時披露的擔保,涉及擔保金額分別為1.29億元和1.12億元。
桐君閣一位內部人士曾感歎,在「重慶擔保圈」危機爆發後,重慶當地的銀行出於「資金安全」的考慮,即使一筆貸款桐君閣用自身資金做了抵押,但銀行通常要求關聯方做一個連帶擔保。太極集團高層將這種情況稱之為重複擔保。
此外,太極集團高層人士解釋稱,在「重慶擔保圈」發生後,重慶市政府將太極集團旗下不少工業用地轉變為商業用地,以助太極集團渡過難關,但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太極集團的一筆貸款到期後,適逢西南藥業旗下土地證辦下來,所以便用這塊土地去做抵押,於是有了交叉擔保。
顯然,正是在解決「重慶擔保圈」後遺症的同時,太極集團、桐君閣、西南藥業三家上市公司以及眾多子公司之間締結了相互擔保鏈條,而重慶資本界人士習慣稱當年的「重慶擔保圈」為大擔保圈,如今太極系的內部擔保體系為小擔保圈。
「雙十計劃」力降擔保額
2009年半年報顯示,太極集團的擔保總額占淨資產的比例達到了65.27%。
「我粗略推算過,太極集團的交叉擔保與重複擔保占擔保總額的50%,如果把這一塊關係理順,太極集團的擔保比率有望降到30%多。」太極集團內部人士說道。
理順關係,將冀望於「雙十計劃」變現帶來的現金。
2008年初,太極集團曾擬訂「雙十計劃」,即擬用3-5年時間處置公司閒置資產(包括土地、房產或股權)10億元,歸還並降低銀行貸款10億元。伴隨著銀行貸款的減少,貸款附屬物——擔保將隨之減少。
就閒置資產中的土地而言,太極集團的土地資產主要集中在重慶和成都地區,太極集團(包括控股子公司)目前擁有土地約4592畝,太極集團內部人士稱,「這4500多畝土地的價值在50億元以上。而目前公司正在做一些處理出讓土地的前期工作。
至於股權,太極集團手中掌握的主要是桐君閣與西南藥業的股權。公告顯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4月21日,太極集團通過大宗交易出售103萬股西南藥業,2008年4月21日至5月21日,太極集團再次通過大宗交易出售112萬流通股,兩次套現資金約為2000多萬元。而房產方面,太極集團在2008年將「光大大廈」15480平方米房產以6899萬元順利出售。
多管齊下後,太極系的擔保額在今年以來呈現大幅下降。
太極集團公告顯示,截至2009年9月初,太極集團及控股子公司為公司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太極有限」)的擔保總額為1.4136億元,減少了2.25億元;太極集團為控股子公司的擔保金額為6.4795億元,減少了7931萬元;子公司為太極集團的擔保總額為5.065億元,減少了2100萬元;控股股東太極有限及關聯方為太極集團及子公司的擔保總額為7.258億元,減少了3.121億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