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美國市場臨瓶頸 迪士尼找出路 明年將推顛覆米奇個性的電玩

鉅亨網李家如 外電報導


過去幾十來,華特迪士尼公司 (The Walt Disney Company;TWDC-US) 一直把旗下招牌的米老鼠捧在手掌心,小心翼翼的保護著。深怕哪天若出現個微小的差錯,就可能損害米老鼠這塊金字招牌每年為迪士尼所帶來 50億美元的銷售進帳。

然而,現在眾人眼中的米奇,與其說它是個吸引年輕人喜愛的角色,倒不如說它已成為一個企業標誌還來得更恰當一些。

眼看年輕一代對米奇的興趣大不如前,迪士尼目前正苦思改變,大膽踏出冒險的步伐,以重新開創這隻卡通人物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為了給外界耳目一新的感受,最快明年在市場上就可以看到迪士尼與日本電玩大廠任天堂合作開發的電玩遊戲─《傳奇米老鼠(Epic Mickey)》。


遊戲當中更破天荒顛覆以往米奇在螢幕上出現時,總是一副白白淨淨的討喜模樣,而是要像英雄般進入嚴峻的荒原,通過層層關卡的考驗,以拯救一個被遺忘的世界。

此外,經過 20 多年的談判後,迪士尼終於獲准在上海興建中國的第二座迪士尼主題樂園,這項消息米奇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將更進一步。

同一時間,迪士尼已悄悄展開另一項更重大的計畫─考慮重新塑造米奇的個性,並打算加強孩童與米奇在網路上的互動。

迪士尼旗下的遊戲開發商,負責《傳奇米老鼠》業務的創意總監 Warren Spector表示:「能有機會參與這項計畫,讓這個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卡通人物有所改變,是件很神聖的事。」

對此,迪士尼高階主管相當謹慎,並維持一貫的低調態度,因為他們所掌控的是近幾十年來在流行文化史上獨領風騷的卡通人物,更被外界視為一個時代的指標,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賦予米奇更新的生命力,吸引新一代孩童的注意力,是迪士尼眼前所面臨最艱鉅的挑戰。

目前迪士尼高層正屏息等待電玩產品《傳奇米老鼠》的市場反應,在各界的意見中找尋適當的方向,作為修改米奇的風格路線的參考意見。

讓其下知名的卡通人物維持一貫風格不變,其實是企業最可靠的路線。只不過,雖然米奇在許多家庭中仍扮演超級卡通明星的角色,尤其是在海外市場,但現在新一代的美國人卻更喜歡皮克斯 (Pixar) 與兒童頻道Nickelodeon所推出的海綿寶寶等卡通角色。

最明顯的證據是,米奇周邊商品在美國的銷售成績近年來已大幅下滑,2009 年全球米奇周邊商品銷售金額雖然高達 50 億美元,但其中美國市場所佔的銷售額竟不到20%。

紐約品牌諮詢公司 Mr. Youth 合夥人 Matt Britton 表示:「當你調整一項指標性角色的個性或風格時,有可能會發生其核心消費族群逐漸疏遠的風險,不過迪士尼高層似乎認為他們還是必須這麼做。」

仍未上市的迪士尼最新電玩作品《傳奇米老鼠》,是在2004 年由一群實習生所發想的點子。當中米奇的角色仍維持新一代年輕人所熟知:具有冒險、熱情與好奇心的特性。

該款遊戲製作人 Spector 表示:「米奇是個永遠不會變壞或到處殺人的角色。」雖然如此,但 Spector 希望能讓米奇的角色多點變化,更貼近真實人性。「我希望當每個人在遊戲中扮演米奇時,這個角色的個性會有點淘氣、偶而胡作非為,甚至有點自私。」

而這項改變也是米奇自 1928 年在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卡通電影威力汽船 (Steamboat Willie) 一片中爆紅後,面臨角色重新詮釋的重要時機。

這項即將在 2010 年在任天堂遊戲機 Wii 與全球玩家見面的遊戲,米奇在遊戲中將來到華特迪士尼於 1927 年創作的米奇前身,也就是卡通幸運兔奧斯華 (Oswald)被遺忘的世界中,這隻兔子在華特迪士尼當年交給環球電影公司發行時,卻不慎丟掉版權,直至 2006 年才重新回到迪士尼的懷抱。

此外,最特別的是這款遊戲畫面的風格相當特殊,米奇在當中會使用一枝像油漆一樣的神奇畫筆作為武器,也成為該款電玩至今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這款遊戲預計在明年秋天正式發售,預期市場反應會相當熱烈。歐美知名的電玩雜誌 GameInformer 甚至指出,光是聽到這項消息,就讓人感到非常振奮。

雖然有媒體分析師指出,迪士尼這項做法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不過有業界資深人士認為,其帶來的家庭利基相當可觀,更可讓迪士尼逐步克服這些障礙。

「這是一個龐大的機會,可以為迪士尼這個品牌在娛樂市場中創造更多的相關商品,並為米老鼠帶來更多業務增長的動力。」遊戲公司 Atari 北美業務執行長 JimWilson 指出:「如果這是一套精采的遊戲,絕對會有很多人願意掏錢購買。」

這項開發案也顯示出迪士尼進軍動畫遊戲領域的野心,今年迪士尼光是為了這項計畫案,就大舉砸下 1.8 億美元,希望能讓玩家對這款新產品更加滿意,更希望能為21 世紀的迪士尼,創造更多無限可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