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佳聲望標竿企業調查 台積電鴻海蟬聯前二名 三大產業龍頭易主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鋼擠入台灣最佳聲望標竿企業前十名
《天下雜誌》持續十六年進行台灣最佳聲望標竿企業調查,歷經景氣酷寒,到現在機會在望,在經營環境劇變的時刻,哪些企業能通過上千位專家與同業的肯定,脫穎而出,成為台灣企業的新標竿?《天下雜誌》跨產業十大台灣最佳聲望標竿企業,台積電與鴻海蟬聯前二名,台達電由第八升到第五,宏達電子超越聯發科成為第三名,而中鋼繼二○○八年進榜後,今年再度進榜成為第十名。前十名標竿企業分別是:台灣積體電路、鴻海精密、宏達國際電子、聯發科技、台達電子、宏碁、統一企業、統一超商、台灣塑膠、中國鋼鐵。
中鋼二○○八年抓住擴產機會,完成中龍鋼鐵百分之百股權收購,產能一舉增加四○%,與日本住友金屬合資在越南設立一六○萬噸的冷軋廠,更入股台塑越南鋼廠五%股權,擴大對東南亞的佈局;今年更首度進軍中國,買下常州新眾精密合金鍛材公司七成股權,邁向國際化。中鋼在金屬產業的十項指標,全部都是第一,尤其是財務與長期投資得分,遙遙領先同業。
二十二大產業,三大龍頭易主
今年《天下雜誌》標竿企業調查涵蓋二十二個行業,剔除了光電業,主要因為光電大廠友達、奇美電去年都虧損,不符合標竿企業的評選標準。鴻海精密在去年被廣達超越後,今年重登電腦業寶座;裕民航運擠下蟬連五霸的長榮海運,成為海運業的新龍頭;而台灣杜邦也以跨國營運分數八分的優異表現,超過台塑石化,成為石化業的新標竿。二十二個行業的最佳聲望龍頭企業,分別為台積電(半導體業)、台灣杜邦(石化業)、統一超商(百貨批發零售業)、和泰汽車(汽車銷售服務業)、巨大機械(車輛製造業)、富邦金融控股(金控業)、中國鋼鐵(金屬業)、富邦人壽保險(保險業)、統一企業(食品業)、裕民航運(海運業)、遠東新世紀(紡織業)、台灣Google(軟體業)、宏達國際電子(通訊業)、宏碁(資訊服務業)、聯強國際(資訊通路業)、台達電子(電子業)、中華電信(電信服務業)、鴻海精密(電腦業)、花旗(台灣)銀行(銀行業)、潤泰創新國際(營建業)、高盛證券(證券業)、及晶華國際酒店(觀光旅館業)。
裕民航運是以散裝航運為主,講究的是機動接單,而非如長榮海運、陽明海運等貨櫃型為主的長期訂單。在金融海嘯過後,全球航運業景氣波動加劇,裕民透過二十四小時的資訊分析系統,可以更彈性的與客戶談價格,讓裕民成為去年獲利表現最佳的海運業者。從標竿調查結果分析,裕民在前瞻能力、財務能力與長期投資三個項目的分數都超過七.五分,充分顯現這幾年裕民的管理成果。
台灣杜邦在今年標竿調查中,十項指標有七項是行業最高分。尤其是在台塑集團發生工安事件後,杜邦的公民責任分數達七‧一四分,更具意義,其他同業的分數多在六分左右。其次,杜邦的跨國營運能力也深受肯定,高達八‧○二分,也遠遠超過同業。
蟬連金控龍頭的富邦金控,在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積極進入大陸金融市場,採取企業金融與消費金融的雙軸策略,發揮台灣經驗,將最好的服務帶進新市場。富邦金控在今年的標竿評比中,前瞻能力、跨國營運及創新能力等指標,都是金控業的第一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