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好市多深耕台灣 在地化與美式原味並行是茁壯主因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0-04-02 22:00


 


好市多外觀 (攝影:程宜華)


從外面看著台北內湖好市多(COST-US),望似與一般在美國的店面沒無二致,但是入內仔細觀察,將發現別有洞天。架上還是有很多美國商品,比如說 Tide 的洗衣精,但定睛一看,將發現許多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物品,比如說海參、牛肉麵、麻將組。

當你走向二樓時,別忘了一嚐貝果。麵團可是由紐約進口,烤箱也與美國店面內的一模一樣,帶給消費者最道地的紐約風味。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貝果成為台北好市多內的熱銷品,每周可以賣出 5 萬  4000 個。

台北好市多融匯美國道地食物,以及台灣特色的商品,使內湖店成為全球 567 店中,營收第二高的店。好市多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張嗣漢表示:「我們在台灣的做法,其實與我們全球布局的手法相同。在忠於美國原味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在地化。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是成功的。」

張嗣漢在 1995 年時,被好市多派來台灣開疆闢土。而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好市多,長久以來將台灣視作表現最佳的市場。自好市多首家店在 1997 年開幕後,同店銷售便一路上揚。張嗣漢指出,至 8 月截止的本財務年度,成長保持在雙位數字。

好市多於台灣的投資,在創立 5 年後回收完畢,且那時起便獲利連連。而在2009年,好市多在台灣分歧的零售市場中,其市占由  2004 年的  0.4% 進步至  1%。在這段期間內,其營收從 2.5 億美元提升至 7.47億美元,成長近200%,但同期整體市場僅擴張 8.3%。

國際市場占好市多營收不到 25%,但是上半財年其同店銷售量勁揚 19%,較美國的成長幅度快出 6 倍。就算去掉燃油銷售及匯率因素,成長速率還是快過美國 4 倍。

好市多在海外店家數超越沃爾瑪底下的  Sam’s Club,同業  BJ’s則根本沒有海外據點。分析師 Todd Slater 指出:「好市多在國際間開疆闢土地相當成功。這是它們營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也會繼續成為重要的獲利平台。」

國際化讓好市多的投資銀彈不虞匱乏,接下來它打算繼續擴展亞洲市場,包括在未來 5-6 年內展店至兩倍,也將於台設立配送中心。它也將加速在澳洲的拓展速度。

[NT:PAGE=$]

在台灣成功的經驗,對好市多來說相當重要,將成為他們未來進軍中國的重要借鏡。張嗣漢表示:「我們知道台灣與大陸的市場是不同的。但是從台灣到中國的轉變,比從美國到中國或是日本到中國的變動要來得容易。」

在謝小姐的購物車上,裡面放著價值近萬台幣的身品,包括高露潔牙膏、 Tree Top 的熊軟糖等。謝小姐曾在美國東岸的波士頓住過一年,在兩年前成為好市多的會員,因為在這裡她可以輕易地找到懷念的美國商品。

她說:「如果你想要買美國商品,這裡有著最齊全的集合。我可以在一趟旅程買到所有想要的東西。」

張嗣漢指出,貨架上約有 2/5 的商品來自美國,這是好市多與如家樂福般的勁敵作出區隔的方法。在美國商品中,揉合一些台灣風味,也是方法之一。比如說,將 Kirkland 的牛排切成火鍋肉片般的厚度。魚的話也是整條賣出,不像美國一樣只賣出去刺的魚排。在小吃街除了賣美式風味的優格及美式臘腸披薩外,也有北京烤鴨口味的披薩。

張嗣漢表示:「我們不想被認做是個只賣舶來品的地方。」

場景拉到好市多台北總部會議室,裡面充滿人蔘雞湯、海鮮煎餅、櫻桃等。這是新品推出前的試吃大會。食品對好市多來說至關重要,占了台灣銷售額近 50%。而每樣新產品推出前,至少得經過半年的研發期。

張嗣漢表示:「可以退換貨,也是我們的行銷利器。亞洲沒有退換貨的文化。我們的話,就算吃一半的西瓜不甜,消費者回來要退也是相當歡迎。」

成效相當亮眼。台灣好市多會員續卡率來到 85% 左右,與公司平均相當,與 12 年前的 45% 相比改善許多。新會員也以一成多的速度向上攀升,在去年來到 70 萬人。

張嗣漢說:「這就是我們的成績單,我們的市場規模仍小,但是將持續茁壯。」

文章標籤

好市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