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天氣提振小麥價格
鉅亨網新聞中心
澳洲天氣造成小麥收割延誤并破壞小麥品質,令市場對制粉小麥供應的憂慮提高,從而提振小麥價格,預期將迎來更多降雨。
綜合媒體12月2日消息,過去幾周的不利天氣造成澳洲小麥收割延誤并破壞小麥品質,令市場對制粉小麥供應的憂慮提高,正推升全球和澳洲小麥價格。
澳洲制粉小麥期貨周四大漲逾7%,本周迄今漲幅達到將近20%,同時CBOT小麥期貨在前一日攀升逾7%之后幾無變動。
澳洲聯邦銀行的商品策略師Luke Mathews稱:“大雨正導致收割延誤,更重要的是導致作物品質顯著下降。受東海岸的降雨影響,我們已經看到過去三周全球制粉小麥供應下滑。”
截至0426 GMT,澳洲1月制粉小麥期貨上漲7.3%至每噸307澳元(297.53美元),為逾兩年最高水準。
CBOT小麥期貨下跌0.5%至每蒲式耳6.93-3/4美元,前一日曾觸及7.02-1/4美元的11月12日以來最高位。
澳洲東南部部分地區的小麥收割已經延后多達五周時間,持續的降雨正放慢收割進度。
澳洲氣象局預報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南澳洲部分地區將迎來更多降雨。
MF Global澳洲的資深谷物交易商Garry Booth稱:“針對這一天氣展望,市場正在對價格迅速調整。預報顯示未來幾周的降雨顯著。市場存在對高蛋白小麥供應量的憂慮。”
收割進程已被延誤多達五周時間,同時拉尼娜氣候造成的持續潮濕的天氣預計將令大量的小麥品質降至飼料等級。
在作物生長季節期間經歷了良好的降雨之后,澳洲原本預期將獲得作物豐收,但收割期間遭遇了持續潮濕的天氣。
澳洲是全球最大的頂級高蛋白小麥供應國之一,向日本等用這種小麥來加工面條的市場提供供應。
澳洲高蛋白小麥大部分產自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南部。
在正常的一年里,澳洲能夠收獲大約200萬噸的優質小麥,但一些人預估,今年可能僅收獲250,000噸。
今年年初黑海地區的大旱促使了俄羅斯限制谷物出口并推動CBOT小麥價格上漲至兩年高點。
最近周,美國西部平原地區由于缺少雨水,硬紅冬小麥作物的生長正受到影響。
一預報員周三稱,炎熱的美國大平原硬紅冬小麥種植帶下周初將出現一些小雨,但之后將再度轉為干旱,為進入冬眠期之前的幼苗生長增添壓力。
(趙志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