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黃媺芸:基本面帶動 下一波行情蓄勢待發 盤整正好布局!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台北
近期台股皆在走自己的路,無論是中國股市近日的下跌,或是歐美股市的上揚,對大盤的影響都相對有限。ING 投信投資管理處執行副總黃媺芸認為,雖然短期內仍有負面因素,如新流感疫情、風災後續消息影響兩岸關係進展等雜音,導致市場仍存在觀望心態,但觀察近期總經及產業面的消息,都可見到越來越多正面訊息浮上檯面,下一波行情正蓄勢待發,近期盤整反而是進場布局時機。
從歐美國家陸續公布的第2 季總經數字,已可見到較預期佳的情形,第 3季也將會有更好的表現,黃媺芸指出,就目前產業界的訂單能見度顯示,即將陸續公布的 8 月營收較市場原先預期的強,而且 9 月及 10 月本是傳統旺季的開始,企業營收更可望較前幾個月大幅成長,同樣也是優於原先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過去的經驗,產業成長通常在10 月達高峰,黃媺芸指出,以今年的情況來看,即使11 月及 12 月訂單成長率會稍微下滑,第 4 季表現還是會優於第 3 季。
黃媺芸分析,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電子終端企業已感受到歐美景氣回春的影響,例如上半年歐洲占其營業額 40% 的宏碁,法說會上將第 3 季出貨量成長由原先預估 25% 提高至 35%,第4 季較第 3 季的成長也由 0-5% 提高至 10%,預期歐洲出貨比重可拉到占比近60% 的營收,顯示經濟表現最弱的歐洲都已具備成長動能。
此外,依照季節性因素分析,即使歐美因應耶誕假期的訂單在 10 月到高峰後出現緩和走勢,但亞洲的農曆年假期緊接在後,明年初的消費及舖貨的需求又可接續上來,因此企業的訂單成長態勢前景樂觀。
股市何時會反映基本面成長力道比預期好的利多?黃媺芸認為可從兩方面觀察,首先是攸關兩岸政策的進展是否能有具體而清楚的時間表,只要ECFA 及 MOU 等簽訂的時程確定,市場不安情緒即可消除。
此外,歐美消費市場的表現,從台灣企業端掌握到的訊息已可見到成長動能,未來當歐美大廠發布對其營運表現樂觀的消息,應該就是市場開始反映基本面利多的時候。
黃媺芸指出,延續上半年新興市場經濟動能的強勁,歐美景氣復甦在下半年也可望展現較強的力道,再加上傳統旺季到來,電子股的確是相對受惠最多的族群,因此近期可看到資金有轉向成長股以及景氣循環股的跡象,電子仍將呈現主流態勢不變。
然而,隨著景氣持續向上,原物料需求增加,伴隨著現階段極為寬鬆的資金環境,未來原物料價格可能會出現大波段上揚,並帶動相關族群的表現;所以就類股輪動的態勢來說,原物料相關類股未來將有機會接棒,成為下一階段的主流。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