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小麥干旱減產 提振美麥價格飆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CBOT小麥30日暴漲5%,截至7月27日當周,CBOT小麥9月合約周漲幅近11%,因歐洲以及俄羅斯等地高溫干旱天氣影響小麥產量。同時機構紛紛調低本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期,出口國小麥產量的下降提振芝加哥小麥期貨持續走高。而國內小麥也不甘寂寞,鄭州強麥在收購主體增多的情況下,一路攀升并屢創歷史新高。但在國家加大對農產品調控力度的情況下,后期國內小麥的看漲預期將逐漸減弱。
據了解由于近期高溫干旱天氣影響,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農業生產遭受嚴重影響,其中俄羅斯更是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嚴重干旱,小麥生長受災嚴重這可能導致政府限制小麥的出口。機構紛紛調低俄羅斯小麥產量的預期。國際谷物理事會周四將俄羅斯小麥產量下調19%至5,000萬噸。分析機構UkAgroConsult表示,2010/11年度俄羅斯將出口900-1,000萬噸小麥,低于國際谷物理事會預測的1,340萬噸,也低于俄羅斯農業機構SovEcon預測的1,100萬噸。UkAgroConsult表示,今年俄羅斯谷物產量可能在7,250萬噸。
不僅僅是俄羅斯,機構也下調了歐洲其他小麥主產區的產量預估。由于黑海地區遭遇數十年來嚴重干旱,國際谷物理事會調低哈薩克斯坦小麥產量預估300萬噸至1,350萬噸。而加拿大小麥局(CWB)30日也下調2010年度加拿大小麥產量預估至1,875萬噸。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FA0)計劃將2010年全球小麥產量預測數據至少下調1,000到1,500萬噸。一方面,小麥產量減產可能降低出口。另一方面,小麥市場需求可能有所擴大。埃及近期調整了進口規定,放寬單一港口裝運規定,以擴大小麥進口范圍。
另外,從CBOT持倉上看,基金仍對小麥期貨后期看漲。CBOT周報顯示,截至7月27日,管理基金持有15,432手CBOT小麥凈空頭頭寸,較上周減少6,759手。在6月15之后,基金持有的凈空頭頭寸呈逐步較少的趨勢。
盡管國內小麥市場受外盤影響有限,但在看漲預期的支撐下,鄭州強麥屢創新高,主力1101合約已漲至2,400元/噸一線。今年小麥市場收購形勢復雜,收購主體增加和農民惜售使得市場普遍對新麥價格存在看漲預期,而今年高溫和暴雨天氣同樣對小麥價格形成支撐。不過,由于今年小麥市場收購形勢特殊,面對持續走高的麥價,國家的調控力度將不斷加強,后期麥價也將逐步回穩。
(李智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