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信貸市場凍結 私募基金模仿起禿鷹 大啖破產公司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銀行縮銀根,令全球最大的幾個私募基金被迫停止槓桿收購活動,紛紛炮製禿鷹基金作法,將焦點轉向瀕臨破產公司,透過把這些公司的欠款轉為控股權,待公司脫離破產後逕行獲利。

香港《大公報》報導,汽車座位製造商 Lear Corp已申請請破產保護,私募基金 KKR 等目前正把借給這家公司的借款轉換為控制性股權。數天以前, HayesLemmerz International 表示,已跟為其破產作融資的借貸人達成協議,同意他們入股該公司。

事實上,據 Bloomberg (彭博) 資料顯示,今年共有 162 家破產企業被合併或被收購,較去年同期的數字大幅上升 6 成,並幾乎是前年數字的 3 倍。

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令信貸市場凍結前,美國的私募基金已集資到總共 6000 億美元,他們最近為這筆資金找到新的投資門路,隨著企業欠債的情況在明年 3月將會升至新高,私募基金早已磨刀霍霍,為最有需要的企業提供借貸,充當禿鷹基金一向所扮演的角色。


不過,彭博資料顯示,受到信貸危機的影響,為收購而融資的個案較 2007 年大幅減少了 9 成 1 ,所以,私募基金不得不轉移投資路向,改為向破產公司提供申請破產前的借貸 (perpetition loans) ,或是向申請了破產保護公司 (debtor in possession) 提供借貸。

除了 Lear 和 Hayes Lemmerz 外,私募基金亦正在透過破產法庭,以債務交換美國讀者文摘公司的股份,此外, Apollo Management 公司旗下一個部門亦正在就 Lyondell Chemical 進行類似的投資。

穆迪投資服務公司 (Moodys) 表示,雖然目前難以估計把申請破產前的借貸轉換為股份的數字會否創新高,打破 2003 年所創的 520 億美元紀錄,不過,有一點肯定的是,這個趨勢將會持續增加。

雖然這種透過借貸而取得股權的策略並非新出現,但是,這種機會在近年卻不斷增加,有統計數字顯示,今年迄今,全球共有 211 家公司未能如期支付債券的利息或還債。

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 估計,美國企業的違約率在 3 月份將會升至 14.3% ,高於今年 7 月已達 9.37% ,即使全球經濟已逐漸從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復甦,企業違約的情況仍未獲得改善。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