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樓市半年報:京滬深樓市低量未見低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上半年,京滬深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整體下調,但是成交價卻沒有明顯降低,大多數房企增長勢頭良好。
綜合媒體7月2日報道,走過1-2月的“假摔”,經歷了3-4月“量價齊飛”,再到5-6月份的“冬眠”,上半年,京滬深房地產市場整體出現了成交量下調,但是低量并未見到低價。
北京:商品房成交量跌4成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統計,上半年北京商品房期房市場總成交量為59,386套,其中住宅為43,526套,分別比2009年同期下調了30.1%及36.1%。與此同時,現房住宅僅成交8,311套,比2009年同期下調了46%。
北京中原地產張大偉稱,除經濟適用房及限價房以外,北京住宅上半年總成交套數為41,457套,同比下調達到了43.9%。目前北京樓市主要數據均有下調,只有成交價格依然維持在高位,同比上漲了6成。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樓市將繼續表現為成交量下跌,預計北京樓市成交均價可能在7-8月開始出現普降。
張大偉分析認為,本次宏觀調控不可能半途而廢,下半年利率甚至可能繼續上調,對已經松動的高房價、高低價壓力更大。目前部分項目房價格已經在6月出現了以促銷的形式下調,在下半年這一現象或將擴大化,價格將出現明顯的下調。
北京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29日,2010年北京共拍賣土地為113塊,樓面價明顯出現下調,其中總樓面價下調了59.2%,從6,654元調到新政以后的2,712元每平方米;住宅的樓面價也從新政前的12,258元,下調到了新政以后的5,085元每平方米。而從最近的土地供應來看,也集中于郊區,尤其是房山地區,新政后的供地面積占到了六七成。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樓市成交量持續下跌,加上土地炒作氛圍減輕,已經非常明顯地影響了開發商的拿地熱情,而土地市場的冷淡又使得購房熱情繼續下探。
上海:成交量創五年來新低
上海樓市受調控影響,成交縮量顯著。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6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42萬平方米,環比5月增加35%,但仍處于歷史低位,與2008年9月、10月樓市深度調整時相當。而從整個上半年的市場成交來看,僅成交357萬平方米,為近5年來最低。
此外,6月上海商品住宅整體成交均價為19,168元/平方米,環比5月下跌了14.19%。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陸騎麟表示,成交均價在連續2個月高于2.2萬元/平方米后,跌至1.9萬元/平方米附近,也回到了2009年年底和2010年年初的水平。我認為此次政策調控房價的目的已經達到,但是普通購房者還是抱怨房價過高,房價與購房者的實際購買力還有很大差距,調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深圳:新房價格同比漲7成
盡管從4月樓市調控開始后,房價逐月回落,但是2010年上半年的房價同比的漲幅仍然驚人。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20,903元/平方米,比2009年上半年12,129元/平方米的均價,暴漲72%。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126.53萬平方米,同比2009年379.79萬平方米下降66%。業內分析認為,樓市調控后,深圳房價沒有明顯的下降,深圳樓市仍有較大的降幅空間。
深圳樓市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以樓市調控為分水嶺。4月樓市調控開始后,深圳房價開始逐月回落。5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19,653元/平方米,環比微降4%。6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16,978元,環比下降10.63%。這是2010年來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
而成交量同樣也在調控前后形成巨大落差。上半年成交量最大的是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達到35.24萬平方米。而成交量最小的是在調控后的第一個月也就是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僅為11.89萬平方米。對比降幅達到66%。
深圳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認為,樓市調控前,深圳高燒癥狀明顯,漲幅居于全國前列。而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在調控后也將成為領跌的城市。目前深圳呈成交量方面已大幅下挫,調控初見成效,下一步深圳房價還面臨較大的下降空間。
上半年房企大多增長勢頭良好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大多房地產企業2010年以來依舊保持了良好增長勢頭,其中上半年銷售金額過百億大關就達到11家企業之多。
這份《201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上半年銷售排行榜》顯示,2010年4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面臨嚴厲的調控政策,整體市場環境急轉直下。但入榜前20名的企業走出了市場下行的影響,上半年銷售業績明顯增長。萬科、恒大分別占據了銷售金額與銷售面積排行榜的冠軍。
報告顯示,雖然相比2009年下半年企業的銷售情況有所下降,但相比2009年上半年,大部分進榜企業仍實現了30%左右的增長,恒大、碧桂園、綠地等的業績幾乎翻番。從門檻來看,2010年上半年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前20名榜單和銷售面積前20名榜單的門檻分別為55億元和56萬平方米,而前10名的銷售金額門檻則維持在100億元以上。
此外,與2009年上半年相比,進榜企業在銷售金額和面積上都出現了量級的提升,但相比2009年下半年則有所下降。
在金額上,第一梯隊沒有發生變化。其中除萬科之外,第二到第六名之間差距很小。但梯隊之間的差距明顯拉大,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之間的差距達到了56億元。在面積上,第一梯隊的企業有5家,除萬科、恒大之外另三家差距很小。但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間的差距達到64萬平方米。
恒大繼2010年一季度后再次稱雄面積榜單,并且是所有上榜企業中唯一一家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在2010年上半年的樓市調整中仍保持每月環比增長,月月創業績新高的企業(2月春節期間除外)。恒大單盤銷售面積普遍較高,銷售額相比2009年上半年增長近一倍。
報告認為,上半年的市場從4月調控新政策出臺后出現拐點,一線城市成交量受到嚴重影響,上海、北京等城市成交量甚至萎縮了70%-80%;而前期價格上漲比較平緩的二、三線城市的成交情況則相對平穩。上半年企業二、三線城市的銷售業績貢獻比重明顯提升,這直接成就了萬科、恒大、綠地等企業在銷售業績上的表現。
報告認為,下半年的市場環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不排除有繼續下行的可能。企業應均衡安排城市布局,合理控制供應節奏,這樣可以一方面提升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為下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楊坤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