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國家統計局回應質疑詳解上半年薪資收入數據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對於社會上對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個人所得稅增速的質疑,國家統計局官員表示,不能簡單進行對比,因為個稅起征點提高,一些低收入居民即使收入較大幅度增加仍在起征點下。

據新華社8月6日報導,上半年全國職工薪資、城鄉居民收入數據發佈後,社會上對其增速高於經濟增速提出了質疑。國家統計局6日就此召開通氣會,局長馬建堂和三位專業司司長進行了詳細解釋。

馬建堂說,國家統計局對於社會上的評論和質疑,都會認真聽取。其中言之有理的都會虛心接受,對於大家希望知道更多的願意進一步敘述。國家統計局始終把輿論、媒體的監督批評作為推動統計工作前進、提高數據品質的動力。

統計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薪資為14,638元,同比增長12.9%。國家統計局人口就業司司長馮乃林指出,上半年職工薪資增幅比08年同期回落了5.1個百分點,為2001年以來最低,敘述薪資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


“由於薪資增長的剛性和薪資發放的滯後性,造成了薪資增長並不像其他經濟指標那樣迅速下降。”馮乃林說。

上半年教師等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平均薪資增速快於企業。馮乃林介紹,教師薪資水準不得低於當地同級別公務員薪資的政策出爐後,上半年教育行業平均薪資增長了16.1%。

數據顯示,上半年機關單位職工平均薪資增幅為15.1%,事業單位增速為14.7%。馮乃林指出,政策因素是機關、事業單位薪資增長的主要原因。

按照國家關於“事業單位從2008年5月起兌現績效薪資,從2006年7月1日補發”的有關規定,各地一般從08年底或09年初落實,大量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和中小學教師陸續增加、補發薪資,進而帶動薪資較快增長。同時,從前年開始的規範津貼、補貼的薪資改革,各地市縣真正落實到位也一般是在08年下半年或09年上半年。

企業職工平均薪資上半年同比增長11.9%,增速低於全國平均。特別是就業人數較多的製造業,平均薪資的增速只有8.8%。

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856元,同比增長9.8%,增速比08年同期回落了4.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魏貴祥說,上半年城鎮居民收入增幅是近六年來最低的,這反映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城鎮居民收入的衝擊。

佔城鎮居民收入主體的薪資性收入上半年人均6,394元,增長11.1%。這主要是政策性增資引起的,機關事業單位的薪資改革正在逐步落實到位。

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2273元,同比增長16%;其佔總收入的比重比08年同期上升了0.9個百分點,達到23.5%。

根據中央安排,09年元旦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全國人均增加110元。全國離退休薪資和退休金出現較快增長,上半年人均增長了15.5%。

隨著政府轉移性支付力度的加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擴大,部分地區還提高了社保標準。上半年,城鎮居民社會救濟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收入都增長了20%以上。受股市、樓市回暖支撐,上半年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了9.1%,增速平穩。

對於社會上對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個人所得稅增速的質疑,魏貴祥說,不能簡單進行對比。因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了,國家對存款利息所得和個人投資者取得的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利息所得暫免個人所得稅,轉移性收入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一些低收入居民即使收入較大幅度增加仍在起征點下。

“這些因素雖然減少了或不增加國家個稅收入,但卻恰恰提高了城鎮居民收入,這也是中央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大民生政策力度的體現。”魏貴祥說。

上半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733元,同比增長8.1%。

“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與其他相關數據是匹配的。”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張淑英詳細分析了8.1%增速的由來。

事實上,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速大幅回落,同比減緩11.7個百分點,增速為近六年來最低。這種情況下,農民收入的增長,主要受益於中央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加大了惠農利農政策力度。

據張淑英介紹,上半年農民人均薪資性收入增長8.4%,家庭經營收入增長5.5%,財產性現金收入增長9.9%,轉移性現金收入增長31.4%。

上半年,中央及各地加大基礎設施及重大項目的投資力度,拉動了本地務工及外出務工形勢的逐步好轉。同時,受農村土地流轉速度加快的影響,農民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收入增長21.4%。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轉移性收入增幅非常明顯。對此,張淑英介紹說,這是因為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力度繼續加大和提前到位,糧食直補、報銷醫療費、領取最低生活保障等增加明顯。

考慮到農民人均消費支出、扶貧重點縣農民人均收入兩項數據不存在主觀抬高的動機,張淑英還將農民收入數據與這兩項數據進行了對照。上半年,前兩項數據分別增長10%和9.3%,均高於農民收入增速,驗證了後者的可信性。

薪資收入人們都有切身感覺,薪資收入統計的準確性和公信力,關係到中國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公信力。在通氣會上,國家統計局三位專業司司長都談到了下一步改進薪資收入統計的措施。

馮乃林坦承,我國城鎮單位職工薪資統計範圍過窄,存在缺陷。全國大約3億在城鎮就業的人口,目前的薪資統計只涵蓋了約1.3億,還有6,000多萬私營企業職工、5,000多萬個體工商戶和一些靈活就業人員都沒有涵蓋在內。

馮乃林說,國家統計局對城鎮私營單位薪資統計開展了試點,08年的私營單位職工薪資數據已經有了初步結果。由於平均薪資是社會保障和國家賠償等政策的依據,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就私營單位薪資數據的使用和公佈問題,和有關部委協商。

馮乃林介紹,職工薪資統計將進一步加強數據源頭品質控制,指導、輔助說明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和完善薪資統計台賬;更多採用網上直報技術,減少中間環節;加強對基層數據的審核,發現問題返回重報。

對於社會上公佈薪資“中位數”和“眾數”,公佈按照崗位、職業分群組的薪資數據的呼籲,馮乃林說,按照現行統計方法,薪資統計是單位的薪資總數除以職工人數得出,沒有按崗位統計,也沒有每個人的薪資數據,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城鄉居民收入目前採取的是抽樣調查的辦法。魏貴祥說,下一步將建立城鎮居民收入數據檢查傳統化制度。每季度數據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國家統計局將群組成檢查群組,對數據變動異常的市縣進行檢查評估;將推動基層調查戶用手機或電腦記賬,實現原始記錄、統計台賬的標準化。

張淑英說,下一步將加強對農村住戶樣本網點的監管工作;要求省級調查總隊加大對原始調查結果的審核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民收入等數據評估辦法,加大數據邏輯性、協調性的評估,以客觀反映農民增收形勢。

(杜琰 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