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收緊 信托融資成房企新寵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政調控已逾兩月之久,信貸依舊緊而未松,信托融資成房企新寵,房企紛紛采用信托的方式擴展融資渠道。
據每日經濟新聞7月2日報道,新政調控已逾兩月之久,信貸依舊緊而未松。記者發現,近期,首創置業(02868)、上實發展(600748)、福星股份(000926)等房企紛紛采用信托的方式擴展融資渠道。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因信托融資成本高,只有在市場情況不好、房企成本轉嫁能力弱時,房企才會采取這樣的方式緩解資金壓力。
6月30日,首創置業與中誠信托訂立基金規模為7.5億元人民幣的信托融資。根據信托融資安排,首創置業、中誠信托、北京銀行及北京商宜訂立了債權轉讓協議,轉讓價為7.5億元。中誠信托成立一項基金規模為人民幣7.5億元的信托,目的是按轉讓價向公司購入債權資產。
同時,國企上實發展也同中誠信托訂立信托協議,擬發行大約10億元的信托資金,期限為一年,利率為4.779%。
6月中旬左右,福星控股、浙江廣廈等多家房企進行信托融資,融資規模約在10億元左右。
近期,信托產品數量也創新高。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房地產信托接近140款,成立規模超過350億元,而2009年全年僅有181款房地產投資信托,規模為327億元。
“信托融資是一種非常老式的融資方式,成本較高,只有在市場情況不好的時,房企才會采用。”輝立證券分析師陳耕認為,不少房地產公司喜歡債務形式,將項目作為標的。若一些年利率高的信托產品,一般可能通過商業銀行打散投資。信托產品屬于高端的理財產品,一般是100萬元起步。
此外,陳耕認為目前房地產企業降價銷售,其轉嫁成本能力弱,從而導致自身的信托成本融資高。比如份額持有人的回報、信托公司的回報、商業銀行的回報。信托年利率都跟基準利率有關,一般來說,開發商從信托融資,利率水平將達15%-17%,好項目、優質開發商則需制度達10%以上的成本。一般要7-8個點的收益才可能吸引到信托公司,而若前期只能分到2、3個點,后期則可能是股權分紅,但房企不愿意通過這樣方式融資。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