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歐洲曝險 美國金改 金融機構問題造成公司債利差震盪擴大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投資人對於歐美銀行債信問題的憂慮,大幅推升了銀行債券與政府公債間的利差,不但重擊公司債市場,亦使許多企業的借貸成本上揚。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去數個月以來,由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 所追蹤的公司債指數中可以看出,以歐元、美元計價的公司債,其與公債的利差超過了 70 基點。


在未償付債券中,大部分均屬金融機構所發行的債券:在歐洲債市的比例超過 50%,美國債市的比例約為 35%。

投資人表示,銀行體系曝險歐元區公債,是造成擔憂的原因之一。同時,美國監管機構的嚴格控管將使銀行的信用評級下降,因為立法者希望銀行倒閉時,債券持有人能遭受較小的損失。

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控告高盛 (Goldman Sachs) (US-GS) 詐欺一案,亦使投資人感到擔憂。因為型銀行可能名譽遭損,並帶來潛在的成本風險。

貝萊德 (BlackRock) (US-BLK) 定息收益投資長 Curtis Arledge 指出,公司債市場的波動大多來自金融族群的利差震盪,而這種不確定性可能維持一段時間,使投資級公司債波動更劇。

波動仍將持續,因為曝險公債及美國金融改革對銀行業造成的影響,需要數個月的時間觀察。在影響銀行業的 3 項因素之中,唯一能快速解決的就是高盛一案和解,但現在情況仍然不明。況且,新的資本規定對銀行業造成的影響,目前也還是未知數。

從衍生金融商品的價格也可看出,今年以來,銀行間借貸成本正在上揚。德銀 (Deutsche Bank) (US-DB) 資深投資顧問 Gerald Lucas 表示,從遠期掉期利率走勢可以了解,市場緊張情緒可能更加上升,且在能夠清楚了解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前,清況可能更惡化。

在信評問題的壓力下,銀行與企業可能需要考慮債市之外的集資管道。若仍選擇發行債券,投資人也將追求更高的利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