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重點區域發展帶動東北整體振興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專家表示,33號檔案中提到的關於重點經濟區的發展對於東北老工業區的整體帶動作用不容小視。
據中國經濟時報11月5日報導,2009年9月9日,國務院頒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號。明確提出了9條共28項意見。專家表示,意見為新一輪的東北老工業區的振興提供了理論依據,其中提到的關於重點經濟區的發展對於東北老工業區的整體帶動作用不容小視。
“意見明確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實現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新的增長極,為全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在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發佈會表示。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研究員劉勇表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對於全國的經濟發展是有著積極的帶動作用的。他說,振興對於東北乃至全國都是一個利多。“東北地區通過能源原材料和設備的生產,有力地支撐了中西部乃至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也使得東北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重點區域發展趨勢仍然強勁。”劉勇說。
本次國務院意見指出,東北老工業基地將扶持重點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其中包括遼寧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哈大齊工業走廊、長吉圖經濟區都被列為重點發展區域。
對此,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體雁表示,重點經濟區的建設對於東北地區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他認為,區域經濟的發展都是包括有優先發展地區和被帶動地區。
據沈體雁介紹,遼寧沿海經濟帶主要承擔東北地區的對外開放;沈北新區使瀋陽原有的工業優勢得到補充;哈大齊工業走廊主要是國家的重要資源運輸通道以及資源型產業聚集區;長吉圖主要承擔對俄以及朝鮮等東北亞地區的經濟交流。
據了解,東北地區將重點從以下方面著重展開對於重點區域發展的建設,包括支援瀋陽鐵西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暨裝備製造業發展範例區和大連“兩區一帶”等裝備製造業集聚區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推進內蒙古東部地區能源重化工基地、黑龍江東部煤電化工基地和遼西北煤化工基地建設,提高資源轉化利用水準;充分發揮瀋陽、長春、哈爾濱、大連和通化等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和產業集群。支援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有影響、有規模的特色產業園區,加快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發展,抓緊研究建立大連國家生態工業範例園區;加快推進東北地區符合條件的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和重點省級開發區升級工作。
區域發展仍需注意重點問題
“通過東北地區的幾個重點增長極的大力建設,能否帶動東北地區的整體振興,取決於這些經濟增長極的客觀比較優勢,以及能否創造優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包明華表示。他認為,東北地區毗鄰環渤海地區,比較優勢相對較弱,能否創造自身具有的優勢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
“保持這樣的戰略思路是非常正確的,幾個經濟增長極的發展一定會通過政策優勢帶動東北地區整體的經濟發展。”包明華說,政策、機制、投入、資金的問題都是值得注意的。
對此,沈體雁補充說,東北地區通過區域重點發展帶動東北整體振興還應該注意市場和觀念層面的問題。
“東北地區的城市化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但是市場的問題還是應該重點關注的。”沈體雁表示,東北地區的市場還不是很開放,表現在觀念層面、體制層面、資源組態層面、企業的群組織結構以及群組織形式、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等方面,政府應該做的就是大力培育市場。通過項目培育市場,真正做到政府入口、市場出口。
“東北地區建立四省區行政首長協調機制,是為了定期研究協調跨省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產業佈局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等問題,並對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重大事項提出意見和建議。”張國寶在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發佈會介紹說。
“東北地區的政府有著很強的主導權,帶來很強的項目執行力的同時需要注意控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另外,國營經濟的佔比過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這就造成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缺乏動力。”沈體雁說。
張國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曾經表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和開放,讓老國營企業能夠轉變舊的體制、機制,使得他們在市場經濟當中更具有活力,來解決由於經營不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以及工人下崗失業等問題。
對此,沈體雁認為,想從根本上改變東北地區經濟現狀,就要做到活化市場以及培育市場,發揮市場的根本作用,進而促進東北地區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
(程笛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