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銀行眼裡的房市喜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2009-11-05 13:28


若以國際通行水平衡量中國房價,那泡沫是相當大。

筆者在上海浦東新區租住一套一室一廳,面積約50平米,算下來每平米月租為45元。後多日觀察發現,該小區一房產中介掛出的同類房屋的售價在每平米2萬元左右,意味著房產租售比達到1:444。而這一指標的國際通行水平為不超過1:200。這樣看來,上海的房價泡沫已然形成。

但房價上漲的動力似乎仍然存在。

仍以上海為例,前兩年,當地房地產的供應量很小,基本在消耗庫存。但近日,一位本地銀行人士透露,上海的200多座爛尾樓目前都已處置完畢。他坦言,「這是一個信號,接下來(房價)就是漲」。理由是存量減少,需求依舊擺在那裡。


這一觀點頗具代表性。筆者最近接觸多位銀行資深人士,均提及城鎮化對房地產市場的推動作用。

一家大型上市銀行三季報顯示,當季該行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增量,佔全部貸款增量的11%左右;9月末,該行房地產行業貸款占比已達到7%,是近年來的一個峰值。

近期筆者向該行高層發問「看好房地產的理由」時,他直言,中國城市化進程剛剛開始,目前7億農民中相當一部分會變為城鎮人口,所以,中國房地產市場前景廣闊。對於房地產市場發展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續,該行的看法是既審慎,又積極。

不過,即便是城鎮化進程加快,一人一套房產就差不多了,為何現在一人三、四套房產也很正常?

這只能用「投資性需求」來解釋。在二套房政策不能動搖等監管要求之下,後續的交易量如何保證?

銀行人士不擔心。「這麼多的信貸投下去,通過工資、紅利、股息、利息、稅收等各種渠道,又會變為居民的收入增加。」有人說。

另一家銀行高層也認為,國內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平均壽命期(從貸款發生到全部清償)只有5年半、6年左右,而美國是12年左右。為何如此之短?一是國內居民收入增長太快;二是因為房價上漲太快,轉手交易活躍。

「明年銀行信貸投放的主力,還是房地產和基建。」上述銀行高層對筆者說。他認為,這不是銀行信貸結構不合理,而是經濟結構不合理。

此話的另一層含義是,房地產市場沸騰的真正推手並非銀行。

銀行常年與開發商、政府打交道,他們深諳個中關係。從政府來看,三駕馬車中,投資拉動效果最好,其中房地產更勝一籌——其不需要技術改造,且有剛性需求。此外,財政收入上看,一些地方政府預算內外收入的60%與房地產相關;再則,房地產對就業的拉動效果明顯。

由此顯而易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政府是最大的得益者。這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缺乏一次自我調整的重要原因。

所以,銀行人士並不擔心泡沫堆積而來的風險隱患。「問題目前還處於潛伏期。」他們認為,控制完工風險是第一位的,其他風險點次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