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競相湧現「雙限雙競」政策呼聲再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08-04 15:01
2009年8月4日 10:31
隨著「地王」頻現,實施「雙限雙競」政策的呼聲再起,業內人士建議各級城市土地供應在「限套型、限房價的基礎上,採取競地價、競房價」的辦法,以招標方式確定開發建設單位。
據上海證券報8月4日報道,「限房價以限地價」這一打擊地王的招數可能再次被政府祭出。而「雙限雙競」房呼聲再起,正源於天價地王在2009年的競相湧現。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3日在博客中指出,單一的競爭地價的招拍掛方式是導致地王頻出的直接原因。「目前,要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需要首先抑制地價的快速上升。」而王健林的建議是:實行限制房價的土地出讓方式,即先規定出讓土地建成後的房屋銷售均價,再將土地公開「招拍掛」。「限了房價的土地是一定不會出現地王,因為沒有一個企業願意做賠本的買賣。」王健林表示。
這種「限房價以限地價」的做法其實在2006年房地產市場高峰期時就曾經出現,並被政府視為重要調控方式之一。2006年,九部委「十五條意見」要求,各級城市土地供應應在限套型、限房價的基礎上,採取競地價、競房價的辦法,以招標方式確定開發建設單位。市場稱之為「雙限雙競房」。但隨著樓市遭遇2008困局,一系列土地調控政策悄然擱置。
2009年上半年,以國資為主力的房地產企業大舉進入土地市場,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地王」紀錄被屢屢刷新,例如,金地集團以30.48億元高價獲得上海趙巷地塊,比2007年時的同類地塊樓板價上漲40%。近日又有消息稱,北京CBD核心商務區中服地塊有望創出百億天價。
而王健林認為,高價「地王」的唯一受益者是土地出讓方。但是,天價地王在滿足了地方收益之外,卻留下眾多隱患。首先是對房價的反刺激。據瞭解,上半年多數地王在未來上市後房價將高於目前周邊價30%以上。這一預期直接拉動了現房價格在上半年的追漲。
地王一方面帶來地價的非理性上漲,進而拉動房價上漲,一方面也為開發企業帶來可以預見的風險。日前,廣州2007年24塊地王至今未開工一事成為市場熱議話題。國土部、國資委等調控部門則高調對地王現象提出警示,要求開發商理性入市,並對此前違約地王進行大力清理。
中原地產廣州區總經理黃韜認為,導致地王衝動拿地又無力開發的原因之一是招拍掛體制的流程問題。根據目前的單一競爭方式,開發商在現場得不到任何風險提示,也沒有安排更多可供理性評估的時間,這種流程很容易導致盲目的叫價衝動。
「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高價拿地都不是他們本意。誰都想低成本拿到土地,然後以稍低於周邊的房價銷售,這樣賣得更快、利潤實現更早。但在目前僧多粥少、價高者得的土地市場上,理性的企業基本上就拿不到地、吃不上飯。」王健林表示,以目前的招拍掛制度,企業獲得土地的唯一途徑就是拼地價,導致一輪又一輪「地王」頻出,而以限制房價的方式來限制地價或許是改革招拍掛制度的有效方式。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