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博士針對財務疑點進行回應
鉅亨網新聞中心
鵬博士公司4月1日針對媒體報道其電信業務盈利下滑,財務數據出現矛盾,業績承諾依靠后天整容等疑點進行回應。
據財訊.com4月1日消息,鵬博士(600804)3月31日公布2009年年報后,財訊.com分析師針對鵬博士公司業績高增長存在的不確定性進行分析。分析指出,鵬博士公司的電信增值業務盈利水平已出現下滑趨勢,鵬博士公司收購電信通前后公告的財務數據出現重大矛盾,而且與北京市工商備案數據嚴重不符。鵬博士在擴張過程中的其他收購也存在問題。
針對鵬博士先后以不同定價收購海廣公司40%和30%股權問題,財訊.com分析師質疑其第二次收購時獲得的“授權項目”能否產生效益,2009年年報為何只字不提。鵬博士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人士1日向財訊.com表示,收購海廣公司主要考慮到它的寬帶業務這塊,而且該公司又有有線電視執照。但是,從2008年公司所獲得的授權項目本身來看,至今發展前景依然不明朗,公司當初在收購時該項目也并不成熟,雖然現在“三網融合”已經放開(據財訊.com分析師注:應為加快推進),但也要獲得資質許可。海廣公司當時有收益的只是個人寬帶業務這塊,而有線電視和“三網融合”業務上均未產生收益,未來的發展前景也不好說。
鵬博士發布的公告顯示,2007年12月3日,電信通以1,800萬元從北京天訊視通公司手中收購海廣公司40%股權。該公司2007年1-8月凈資產為2,374.38萬元,凈利潤-623.45萬元。鵬博士的收購價約相當于40%凈資產的2倍。
2008年1月8日,鵬博士公告,電信通又從海廣公司另一股東北京天視凌云公司手中獲得海廣公司30%的股權,轉讓價格為人民幣3,200萬元。其中:股權轉讓款為2,000萬元,授權項目未來收益補償金1,200萬元。所謂“授權項目”是2007年12月,海廣公司獲得北京市海淀區有線廣播電視網絡信息中心的授權委托,按照信息中心提供的規劃方案投資建設海淀區北部的數字化網絡、對信息中心管轄的老城區的網絡進行“三網融合”改造。按權益法核算,海廣公司2008年僅實現凈利潤97 萬元。而2009年中報、年報則只字未提海廣公司的“授權項目”。
財訊.com分析師指出,2008年1月正是鵬博士股價處于歷史最高位時期,鵬博士第一大股東深圳鵬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1,417.96萬股限售股自1月7日起解禁上市流通。
從鵬博士2009年年報來看,鵬博士公司的電信增值業務盈利水平已出現下滑趨勢。鵬博士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人士稱,未來北京地區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個人和社區兩方面,而在北京以外的其他地區,公司未來的主要運作方式是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來拓展異地業務,如果順利將對收入有較大提升。
由于鵬博士的電信增值業務主要由其子公司電信通經營,財訊.com分析師認為,電信通在缺少了在北京地區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及政府客戶等資源的情況下,在其它地區的競爭優勢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鵬博士所披露的電信通2006年和2007年業績與北京市工商局登記的數據存在巨大差異。鵬博士在收購電信通報告中披露,電信通2006年的凈利潤為8,389.40萬元,而電信通在北京市工商局備案的年檢報告凈利潤只有12.7萬元。
對此問題,鵬博士公司并未給予答復,僅表示不知情。
針對投資者關注的上海帝聯財務數據問題,鵬博士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人士表示,上海帝聯2007年的凈利潤也就2,000多萬。但是經財訊.com分析師查證,這與鵬博士2010年2月6日發布的股權轉讓公告中,深圳市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海帝聯2007年3,500多萬元的凈利潤相差甚遠。
另外,鵬博士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人士同時透露,公司在中關村只有一個機房。財訊.com分析師則指出,2006年9月,北京電信通進行增資,通靈通以股東的身份并以中關村和惠普兩個IDC機房的全部資產經評估作價8,000萬元,對電信通注資。但從公開的信息看,此時中關村IDC機房的所有權應為電信通,并不是通靈通的,因2005年8月該資產被電信通收購。而通靈通卻對“中關村IDC機房”評估作價,作為對電信通的增資。這里可能存在著中關村IDC機房資產重復入賬亦或被再次評估入賬的疑問。
據財訊.com稱,鵬博士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人士拒絕透露姓名,只針對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回應。
據悉,財訊.COM上市公司分析部3月31日發布題為《鵬博士業績迷霧》的年報分析評論。
(陳洪亮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